(相关资料图)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灾区群众确实面临饮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威胁,存在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流行风险。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一是全力救治伤员,保证灾区医疗服务供给。全市已组织1.28万名医护力量参与灾区医疗防疫工作,共转运伤病员3300余人次,其中最大的98岁,最小的为刚出生几个小时的双胞胎新生儿。各医院组织专家24小时值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伤病员,目前病员病情平稳。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恢复诊疗,村卫生室正通过不同方式送医送药上门。
二是做好生活用水和食品安全工作,让群众饮食安全放心。全市已加强统筹,多渠道调集150余辆供水车辆24小时运水进村,并为断水村安置大型储水罐,提供瓶装水和包装食品。同步组织专业队伍对水厂、供水管线和自备井逐个清淤、置换、消毒、检测,力争尽快恢复正常供应。广泛宣传教育居民注意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不饮用生水,不食用过期或浸泡食品,并加强监督检查。对设置的集中安置点,确保食品和饮水安全、良好通风、厕所卫生等。
三是迅速启动爱国卫生运动,保持人居环境卫生,切断疾病传播链条。全市已启动实施社区清淤、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组织动员17万余名党员干部和15万余名志愿者开展环境清理。同时调配消毒物资支援灾区。抓好生活垃圾清运、厕所清理重建、无害化处置动物尸体。
四是加强环境危险因素和疾病监测。北京市已在受灾地区建立健全多方面、多环节疾病风险监测体系,持续开展肠道传染病监测、受灾居民症状监测、供水安全监测和蚊蝇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及时发现灾后疫情风险,科学评估指导防疫工作重点。
五是关注群众心理情绪问题,加强灾区群众心理疏导。目前,北京市已组织24名市级心理卫生专家队伍深入灾区,并与12345市民热线联合,开通18条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提供服务。
(客户端)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北京: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
在杨浦,为美好生活奋斗,收获快乐与满足!
-
打卡中华体育地理 读懂运动里的诗和远方
-
体验父母从医路,科学种子从这里发芽
-
马来西亚学者:新的权力中心已经出现,全球南方不愿再做大国“棋
-
美联:复苏逊预期 全面调低香港全年楼市预测 料全年楼价仅升约5%
-
创新驱动 换道起跑 湘潭福彩43029422网点勇当生力军
-
贵州省山地刺梨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揭牌
-
直击十五运|体育盛会与“暖城”双向奔赴
-
库布其沙漠风光美
-
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
国泰航空(00293.HK)建议减少股本和首次赎回优先股
-
Zoom通知员工返回办公室工作
-
铜川宜君县就业帮扶信息员精准服务就业创业工作
-
富瑞:维持恒生银行“持有”评级 目标价下调至105港元
-
日照高新区海能创新中心启用
-
儿童误食水银,市县交警雨中接力护送就医
-
建筑装饰板块快速拉升 深水规院涨逾14%
-
国家统计局:7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 PPI环比降幅收窄
-
医药领域反腐风暴:一年内159名医院高管被查,医药代表不敢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