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广西陆续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各行业经济发展“成绩单”。作为广西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蚕桑产业表现如何?
据农业调度数据,当前,广西蚕桑生产呈现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农售茧收入“两减一增”态势。
截至6月30日,广西桑蚕发种量604.53万张,同比增加5.01%;统茧均价53.51元/公斤,同比增加24.3%;广西蚕农售茧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19.45%。
据统计部门数据,截至6月30日,广西桑园面积276.83万亩,同比下降2.59%;累计蚕茧产量16.61万吨,同比下降3.90%。
今年以来,广西不断加大品种技术创新研发力度,经迭代更新育种试验,自主选育出一系列适合广西亚热带气候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蚕桑品种。目前,广西蚕桑自育品种占据主导地位,桑树自育品种面积占比达85%,家蚕自育品种饲养量高达98%。其中,新品种“桂蚕8号”自2020年以来累计推广近200万张,蚕农直接收益约40亿元。
随着规模效益稳定向好,广西逐步创建了以河池市、百色市为主的国家级“广西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个以蚕桑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项目,蚕桑产业集群化发展跻身“国家队”。
被誉为“中国蚕桑之乡”的广西河池宜州区,今年以来,出台了“低产桑园改造项目”“小蚕共育(四龄蚕)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相关乡镇实施;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加工情况及销售渠道,并引导企业做好原料收储工作,根据白厂丝行情推进企业加工产能,确保企业全年盈利创收;指导农户做好桑园管护,及时除草、施肥、桑园病虫害防控等,当前桑树长势良好;指导乡镇及农户做好低产桑园改造,新种桑园力争在8月后可开始养蚕,增加农民养蚕收入;指导乡镇实施“低产桑园改造”项目、“小蚕共育(四龄蚕)示范推广”项目和“2023年桑蚕以奖代补”(十大百万)等多个项目,为蚕桑产业发展探索创新举措及新路径。
预计今年上半年,宜州区鲜茧产量达4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4%,茧价平均53.2元/公斤,同比增长增长15.6%,产值达21.28亿元,同比增长57%。当前,宜州区茧价平稳保持在26-28元/斤,当地农户养蚕积极性高涨。
在宜州区等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广西产业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实效显著。2022年,广西54个脱贫县中有46个县发展蚕桑,桑园面积160.91万亩,生产蚕茧20.92万吨,同比增长12.27%,生产规模约占广西的一半;蚕农售茧收入101.23亿元,同比增长4.51%。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广西蚕桑产业“半年报”出炉:蚕农售茧收入88.9亿元
-
浙江乐清2023年第十批居民家庭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集中备案
-
Agora, Inc.增持天润云(02167)63.04万股 每股作价8港元
-
广发证券:予亚盛医药-B(06855)“买入”评级 目标价40.83港元
-
不同品种的葡萄种在一起可以吗?
-
保定竞秀区:2万斤桃滞销 政府帮忙找销路
-
做酸梅汤的乌梅
-
海报丨与你有关!河南再推十项举措促消费
-
探访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
贩卖快乐的城市,有点焦虑
-
6467.8亿元!上半年河南省电商快速增长
-
荣旗科技:筹划收购宁德中能60%的股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大熊猫“奥运”15岁生日独享“冰蛋糕”
-
7月份信澳量化先锋混合跌10%
-
长沙举办趣味禁毒游园会 护航青春不“毒”行
-
致远新能涨19.98%
-
金逸影视2涨停
-
7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 较6月末升幅达0.35%
-
辽宁电力实施“卓越工程”打造智慧电网
-
强化大宗消费支撑、优化服务消费供给……进一步提振扩大消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