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38家,同比增长超40%;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2.7%;“科创九条”政策预计兑现资金5亿元,惠及企业7000余家……
“科创高新”建设半年成绩单上,一项项重磅数据成绩喜人,映射出的西安高新区紧抓“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成色。
(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全力加快“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以丝路科学城为承载,出政策、拿方案、设基金,举行“双中心”核心区启动建设仪式,落地总投资39.09亿元的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项目,并争取国开行50亿元政策性贷款落地。
这笔目前国内科学城建设中单笔周期最长的大额政策性融资贷款,将为西安科学园集中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围绕“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实施39个“科创高新”项目,持续推进先进阿秒激光、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硬科技社区二期、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项目建成运行,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主体施工。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聚集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0家,其中国家级62个,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平台146个,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型。
此外,西安高新区持续做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动谋划和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累计获国家科技奖励35项。如成立全市首家医疗器械领域概念验证中心,助力创新主体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设立教育科技人才创新联合体8家;举办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展暨校企洽谈会,总计展出高校科技成果展品370余件,促进企业高校洽谈项目40余个……数据显示,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720亿元,同比增长12.7%。
硬科技企业培育的成绩单同样喜人。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组建科技型企业发展梯队,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38家,同比增长超40%;培育入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余家,累计送审企业1023家,占全市50%。企业上市方面,新增上市过会企业3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77家,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市67%、陕西省50%;储备各类上市后备企业195家,其中133家企业成功入选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占比近1/3,位居全市第一。
优质科创生态犹如阳光雨露,育出高质量发展的别样风景。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积极推进政策、金融、人才和技术互乘放大,“科创九条”政策预计兑现资金5亿元,惠及企业7000余家;通过重点上市企业“三送”活动,为200余家企业送去1.17亿元政策资金;积极布局西安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撬动基金总规模114.7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技术交易产权ABS项目,落地全省首单技术研发信用贷,精准施策解决科技企业融资的痛点堵点,优质科创生态氛围渐浓。
这些亮眼数据背后,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强劲势能正加速释放。未来,西安高新区将全力加快“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不断扬优势、挖潜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6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跨越6600家,上市企业总数跨越8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跨越1500亿元,年度科创项目投资跨越100亿元,在新征程上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科创力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四个高新半年报——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38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
-
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雁阵”引领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河南省成功发行政府债券331.93亿元
-
各地晒出上半年经济“成绩单”
-
补齐短板 打造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新时代
-
大运有新知|告别大运,这些场馆如何“变身”?
-
时隔17年 郑州亚细亚再迎高光时刻
-
减轻群众医药负担!河南714种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
-
土媒:中国与中东伙伴合力打造多极秩序
-
深圳市惠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
-
真金白银促消费!河南再推十项举措
-
沪金主力实时行情:警惕金价进一步下跌风险
-
解码普陀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新范式
-
谷歌的 RT-2,是不是机器人的 GPT-3 时刻?
-
线下商超:走在关店和自救之间
-
营造宜居生态环境,普陀区政协添助力
-
日本民众举行抗议活动 要求美军基地迁出冲绳
-
南亚新材跌4.43% 2亿定增已获批上市即巅峰超募8.7亿
-
全市首批!宜川路街道率先实现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信号全覆盖
-
长沙醉心于做网红,是产业遇到瓶颈还是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