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不巴适?”“巴适!”——在大运会助威声里听见多样成都
发布日期: 2023-08-05 22:22:10 来源: 新华社

如果你在成都大运会现场正看着比赛,突然听到主持人问现场观众“巴不巴适?”“要不要得?”“安不安逸?”那你一定要毫不犹豫,跟着大家大声回答“巴适!”“要得!”“安逸!”

20多年前,四川全兴球迷在甲A赛场上把一声“雄起”叫响全国。这次大运会,在各个场馆的助威声中,“雄起”依然,还多了不少有烟火气、设计感、文化范儿和中英文结合的口号。现在,这份大运会助威“速成指南”,不仅让你能迅速掌握其中技巧,也能让你听见这座城市的多样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巴不巴适?’‘巴适!’类似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是集纳了网友们的建议后做的设计。”李松,这位有着20年职业篮球联赛控场经验的电台主播,大运会期间一直在青白江区文体中心体育馆担任暖场主持和现场解说,也是这份“指南”的主讲人。

“巴适、要得、安逸是成都人日常用得最多的词汇,很有烟火气。它们大致意思差不多,都可以表达一种非常满意的肯定。”李松说,每当比赛出现精彩瞬间,他就会及时发问,观众震耳欲聋的回应立刻就会把现场气氛直接拉满。

“我们也对经典的‘雄起’进行了适当调整。”李松说,成都观众很不习惯一上来就喊“加油”,每次喊之前潜意识里都会顿一下,但又要考虑到观众和参赛队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于是,李松和团队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我会引导观众连喊两遍,先‘雄起’后‘加油’。打个比方,第一遍我喊‘中国队’,观众就接‘雄起’,第二遍我喊‘中国队’,观众就接‘加油’。”李松说,这不仅照顾了尽可能多的观众和队伍,也在衔接和氛围上显得更自然和有层次感。

而像“成都成就梦想”“蜀道开,大运来”等语句,也被巧妙融进了比赛现场。它们一般出现在暖场环节,由主持人先喊“成都”或“蜀道开”,观众紧接“成就梦想”或“大运来”,每句一般喊2到3遍。浑厚统一又富有节奏的声浪,既是宣传成都最直接的方式,也给了本地观众强烈的身份认同和自豪感。

最近,随着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火爆,全国掀起了一股唐诗热潮,唐诗元素因此也被引入了大运会现场。李松介绍,在暖场环节,技术人员会先将一句唐诗的前半句打到大屏幕上,然后用摄像机随机捕捉现场观众回答后半句,答对了就给予奖励,暖场效果特别好。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些诗句,现场观众都是信手拈来、对答如流。”李松说,团队还特意把《登鹳雀楼》《静夜思》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唐诗翻译成英文,字幕出现在大屏幕上的同时,工作人员也会用英文来朗诵,以此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传播中国文化。

“像‘Chengdu Makes Dreams Come True’(成都成就梦想)‘Welcome to Chengdu’(欢迎来成都)这些口号我们也会在现场教观众们喊出来。”李松介绍,他们还专门为外国代表团准备了助威口号。“比如这几天进行的篮球比赛,如果两支队伍都是外国球队,我就会先喊出两支球队的英文名字,观众再跟着喊‘Gogogo’或者‘Let’s go’。”李松说。

所以,这几天充分感受过各个大运会场馆氛围的记者建议,即使你不懂体育,去现场听听这些有趣的助威,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丰富多样,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巴不巴适?”“巴适!”——在大运会助威声里听见多样成都

  • 市场消息:在刻赤海峡被一艘无人水面舰艇(USV)损坏的俄罗斯油轮

  • 秦岭大熊猫“楼生”迎来20岁生日

  • 全球连线 | “中国军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记中国援埃塞军

  • 大运村里,掀起了国风潮?

  • 墨玉有什么功能吗

  • 怎么拜把兄弟 怎样拜把兄弟

  • 德米特里·特列宁:俄罗斯做出300年来最重大地缘政治调整

  • IMF助阿根廷经济暂时脱困

  • 如何鉴别和田墨玉

  • 猫洗脸意味着什么 猫怎么洗澡

  • 哪些不是转基因大米

  • 长城汽车捐款2000万元驰援灾区 多地车友会参与救援

  • “日本执意排放核污染水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国际视点)

  • 助力京津冀防汛抢险/灾后重建 阿维塔科技捐赠350万元

  • 很多娃都有的这个坏习惯 先别急着暴力改正

  • “从种子到餐桌”全托管 菜鸟集团与凯盛浩丰达成合作

  • 孩子上大学要准备些什么 大学开学开车送孩子有必要吗

  • 迪马股份新增累计涉及的诉讼、仲裁金额合计6.2亿元

  • 菲律宾股指上涨1%,达到6,550.92点。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