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发布日期: 2023-08-11 07:51:40 来源: 中公教育


(资料图)

在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经常考查历史地理相关知识,比如的航海行动。

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历史上规模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中,中国古代规模、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就是郑和下西洋。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海岸线较长,沿海地区生活的人民也很多,对海洋充满求知。当时的中国可以是世界强国,有领先的经济实力和造船技术。历史封建王朝中,应该没有一个帝王不想让自己的威望传广海外。当然,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史书中有多种说法。其中《明史·郑和传》中是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之所以会寻找建文帝,是源于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运用一系列政策削减藩王的势力。之后燕王朱棣带兵反抗,战争经历了四年,在这个过程中建文帝朱允炆行踪不明,后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因此他命令郑和在下西洋的同时,顺便在南方各国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次郑和下西洋都会携带着本国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价值不菲的工艺品,而各个小国也会进献当地的珍奇动物。比如在第四次,麻林国等国使者向明廷进献“麒麟”,此“麒麟”被认为可能是长颈鹿,显示出郑和使团对东非沿岸国家所进行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带回来17个国家的使节。在第六次下西洋的时候,竟然有16个国家的使节共1200多人跟随他回到中国等一系列事件。

郑和下西洋影响较深。政治上,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非侵略性的政治体系。当时的船队展示出了军事优势,同时又有经济上的刺激,也扩大了当时明朝的朝贡体系规模。经济上,开拓了海外贸易。而且下西洋不单单是在输出当时我国的技术,同时也在吸收国外的技术,因此对我国国内手工业生产起到促进的作用。文化上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绍沿岸国家、地区情况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图。例如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中国佛教在海外的传播。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2023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郑和下西洋

  • 光模块继续冲高 铭普光磁触及涨停

  • 快讯 | 巴比食品:上半年营收增长7.57%至7.37亿元,加盟门店数

  • 退休“老水利”再战防汛一线

  •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布局产业新赛道 增强区域竞争力

  • 一汽奔腾签约国家田径队

  • 从疯狂干借贷到剥离业务,“贝壳们”为何纷纷避走金融路

  • 1至7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 同比增长7%

  • BBA“半年报”出炉:三家车企差距拉大,宝马与奥迪净利之和不及

  • 回天新材:公司年产3,6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膜项目运营正常

  • 深圳: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

  • 太原西北二环高速最新进展:太平庄大桥架梁施工顺利完成

  • 复兴号车头上有雨刷器吗?网友:地表最强小飞棍

  • 莫德里奇致库尔图瓦:为你送上鼓励和力量,回归时你会更加强大

  • 加开列车 助力草原游

  • 特鲁姆普夺得中国职业斯诺克巡回赛冠军

  • “期待你来成为城市合伙人”

  • 中国篮球运动员在NBA的成就最大、收入最高?

  • 广东惠州市:拟实施更加积极宽松的落户政策,优化惠城区、大亚湾

  • 新经典:上半年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1.37%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