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在《自然·微生物学》7月31日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中,英国阿伯丁大学科学家认为,人类微生物组文献中含有缺乏坚实证据基础的不准确内容。他们特别指出了关于人类微生物组反复出现或新兴的流言和误解,概述了其中的事实不准确。
针对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和公众兴趣激增,特别是在这些复杂微生物群落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上。这种兴趣增长也带来了炒作,同时建立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
科学家阿兰·沃尔克和莱斯勒·霍勒斯呼吁关注人类微生物组文献中成为流言或误解的12个说明性例子,包括认为这是个新领域,而首个人类相关微生物研究其实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还有关于“微生物组(microbiome)”这一术语创造的误解。
此次科学家还挑出了常被重复的说法“微生物群和人类细胞的比例是10:1”,这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某个粗略的估算,而事实上比例大约接近1:1。他们也提到了其他一些对未来研究可能有更严重影响的信念,包括有未得到支持的观点认为我们在实验室里无法培养绝大多数肠道微生物,以及不加批判地重复初步的微生物-疾病间关联研究,这些关系在后续实验中未能重复。
提高对流言和误解的认识,即使是比较轻微的那些,对于避免徒劳的研究项目、鼓励批判思维和维持公众对微生物组科学的信心而言十分重要。
该观点文章并非研究论文,是对主要研究文献的一种学术回顾和讨论,但已经过同行评议。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自然》:人类微生物组文献含有不准确内容
-
梅溪歌友会成立三周年 载歌载舞颂党恩
-
基诺内斯热身赛三分9中6轰下30分 助多米尼加战胜孟菲斯大学
-
北京设立首个“水上普法驿站”
-
助手:弗格森当年不想签下范佩西,认为他年龄较大且有伤病记录
-
记者:凯西和登贝莱的交易都已经完成,有可能今天就官宣
-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延吉不夜城)临时关闭
-
⚠️亮鞋钉飞铲!张琳芃的飞铲应该被出示红牌?追加处罚吗?
-
唐山市农科院团队成功培育出两个耐盐碱豌豆品系
-
汉福特场址玻璃固化熔炉达到运行温度
-
贝洛蒂:我并不关心转会留言 能感受到罗马每一个人对我的信任
-
怀揣“十万个为什么”,20名乡村小朋友开启广播电视探秘之旅
-
甘肃某部 库室监控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二次)-结果公告
-
泰珂洛扩充BoreMeister抗振杆用开口式套筒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凉州新能源“三套车”的故事 ——凉州区加
-
孙宝起:谁也劝不住的老主任
-
甘肃省属企业和市州国资监管机构负责人年中工作会议召开
-
惠而浦(600983)8月4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12.69万元
-
快讯:港股恒指跌0.63% 国企指数跌0.63%科指跌0.82% 汽车股
-
YouTube对关闭观看历史记录的用户采取极端措施,首页变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