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12时,历时3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几十条渔船浩浩荡荡,从位于南澳南渔村的月亮湾双拥码头起锚出海,开始了新一轮的耕海牧渔征程。
南渔村位于深圳大鹏半岛的束腰紧身之处,三面环山,一面向海,隔海眺望着繁华的香港及美丽的东平洲岛。
时至今日,虽然生活方式的改变天翻地覆,但对于南渔村的疍家人来说,那些老祖宗留传下来的祭拜妈祖、舞草龙、迎亲舞等传统和习俗,仍然完整地坚守着。
(资料图片)
数百年来,“疍家人”以船为家,一生都在海上漂泊,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海上吉普赛人”。时代变迁,抹不去的是疍家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坚韧顽强的魂魄,也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让南渔村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浮生江海的“吉普赛人”
疍家人的来历,一直没有定论。较多的说法为:疍家人是原居于陆地的汉人,秦朝始被官军所迫,逃避到海岛、江海河上居住。关于岭南疍民,最早的史料见于宋代地理名家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曰:“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
清康熙年间《新安县志》载:“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为疍户,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
彼时的疍民,被视为“贱民”饱受歧视。他们不被允许穿鞋上岸,不能与陆地居民往来通婚,死后不能葬在高于陆地居民居住地和墓地的地方,只能在沙滩草草掩埋,致使疍民群体没有族谱、没有祖墓、没有祖祠……
“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一条船上,仅用木板隔出简易的起居室、厨房和厕所……”南渔村古稀老人郭赞明回忆起儿时渔船上的生活。白天出海捕鱼,到了傍晚,一家人点起火炉,将补获的鱼、螃蟹、米粒熬煮成粥,粮食和生活物资要以渔货和岸上居民交换,“有时生病,熬过去就好了。”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疍家人被平等对待,不再受到歧视。1954年,广东省开始了“渔民上岸”工程。1962年,宝安县政府在南澳渔港滩涂划地筹建南渔村,安置渔民上岸定居。1962年和1978年,先后两次建起3排30间、7栋56间集体住宅房。因新的渔民定居点位居南澳港湾,取南澳、渔民各一字,故名南渔村。
世代生活在水上,南渔村和其他疍民一样,有着水神崇拜情结。何连胜年轻时是村里的捕鱼好手,公社化以后,政府把捕鱼为业的人组建成“捕捞大队”。他们跑遍了各地海域,吃住都在船上,一去就是几个月。“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还要在船上供奉妈祖像。”
事实上,“疍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覆盖范围至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沿海和河流区域。 深圳疍民大致分为“东疍”和“西疍”。大鹏、南澳、葵涌、沙头角、盐田是东部疍民,多数从福建一路漂泊过来。西部疍民是指罗湖、福田、蛇口、南头、西乡、沙井、福永、松岗,甚至大铲岛、内伶仃岛的疍民,基本上来自珠江口两岸及西江河海地区。
“过去总说深圳是一个小渔村,其实指的是那些‘西疍’,或称‘河疍’,他们多在河涌或近海沿岸劳作,并不以捕渔为生。”大鹏新区古城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介绍,这些长期海上漂泊的东部疍民,以南澳最具代表性,文化保存最为完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生活在南渔村的疍民,或许是深圳最后的渔民。
南澳的渔民除了有一户人家会经常往返东平洲岛购进火水(煤油)、大米等杂货进行买卖外,几乎都是以打鱼为生,没有其他生计。
此外,这里的疍民各类风俗文化都很独特。比如,春节是“神圣日”,不能喝粥或饭汤,否则出海大风雨。吃鱼忌翻身,担心出海翻船。南澳渔民过年非常敬重渔船,除“令旗”外,船的其他部位都要装饰一番。船头贴福字,船眼贴“龙睛神采”,主桅贴“顺风得利”,船尾贴“海莫扬波”,舵上贴“万军主帅”,船舷两侧,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以驱邪。
洗脚上岸后的南渔村疍民
早上四五点,南渔村民光仔总会赶往附近的海鲜市场采购新打捞上来的海鲜,回来后在海滩上晒干,再拿到南澳街上售卖。
而来到南澳街,当年政府为上岸渔民建设的安置房,如今成了飘着海腥味海产品一条街。作为珠三角地区和香港的海味干货主要供应地之一,这里可以买到全品类的海鲜干货:25元一袋红三鱼、60元一袋马鲛鱼、100元一斤的瑶柱,10元3片紫菜……价格也远比市区要便宜。
在南澳滨海旅游业的带动下,南渔村村民现大多在经营海上餐厅、海鲜酒楼、观光游船。这些经营收入,足以让当地人衣食无忧。
过去那种在海上担惊受怕的日子,已一去不返了。但每年农历三月廿三的妈祖诞辰日,他们依然会齐聚南澳天后宫拜娘娘。这种朴素的情感延续至今。
南澳天后宫临海而建,主祀天后妈祖,陪祀玉帝、观世音、太岁爷等。除了重大节庆活动,村民们平常婚嫁祈福也经常到天后宫烧香祭拜。
据当地老人介绍,南澳最早的妈祖庙在公湾,在日军侵华时期被毁坏,1992年又重建了一处规模很小的建筑,后基本丧失功能。直到2011年前后,当地热心人士启动南澳天后宫重建工作,在当地居民、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捐资下,2013年新的天后宫开工建设,2016年完工并对外开放。
守护“非遗” 赓续文脉
对传统风俗习惯的坚守,是南渔村疍民的文化倔强。
退休之后的何连胜将所有精力都投入“舞草龙”的传承中。往年正月初二,何连胜都会与几位村民走到几公里外的山坳上,寻找扎草龙要用的剑草。村民们用草扎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合便成龙形。晚上在草龙身上遍插香火,舞动时闪闪发光,走街过巷,并配以锣鼓和祈祷仪式。
最后的“化龙”环节,为南澳所特有。渔民将草龙舞到海边开阔处,将草龙点着焚化,象征着龙归大海,风平浪静,能带来新一年的风调雨顺,鱼虾满仓。
迎亲舞也来源于疍家人特有的婚嫁习俗。
如今,南澳“舞草龙”和“渔民娶亲礼俗”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渔社区党委副书记石东梅表示, 希望这些非遗项目能够进一步商业化,从而提升南澳疍家文化的影响力。
【撰文】郑伊灵
【通讯员】鹏文宣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深圳“海上吉普赛人”:疍家文化的传承者
-
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 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
受台风“苏拉”影响,广东地区停运列车近4000列
-
大地欢歌2009第二轮城市对抗赛_大地欢歌2009
-
国机精工: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约1.96亿元 同比增加43.76%
-
双氰胺(DCD) 商品报价动态(2023-08-29)
-
万科·瑧山府项目建设中,预计年内推出市场
-
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5.53亿元,同比增182%
-
村上友梨短发图(村上友梨)
-
大金融随着国家28号政策落地,后续会越来越多细化利好,敬请期待
-
中电联 | 2023年1-7月份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
-
微博开启关爱模式的方法教程
-
请积极配合!梁平区全面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
-
吉林市一儿童走失!民警辗转5小时找回
-
联影医疗:8月30日获融资买入3062.46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12.35%
-
8月30日现货白银晚盘行情预测
-
双台风来了!这些台风应对Tips快收藏!
-
谷歌Pixel 8 Pro手机首张官方宣传图曝光,瓷白色版本亮相
-
今年最大“超级月亮”今夜登场!全国观赏地图来了:最佳观赏地区
-
中国电信推出量子云印章:提供手机APP 全程量子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