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微循环畅通起来(民生观)
发布日期: 2023-08-11 05:30:49 来源: 人民日报


(资料图)

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地面公交应明确自身定位,助力群众便捷、安全出行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出行方式更趋多元。尤其是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地面公交,成为不少城市客运系统的中坚力量。再加上私家车、网约车、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的分流,地面公交的客运量呈现一定下降趋势。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如何优化提升服务,成为摆在公交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发展地面公交,不仅有助于降低污染、疏解拥堵,也为老年人、中小学生和部分通勤人员出行提供保障。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地面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总体态势良好。只不过,与市民日益多样的出行需求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具体看,问题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与地铁等其他交通站点的接驳率不高;线网分布不均,公交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核心区,线路重复,而外围新区公交线路覆盖不足。还有,受历史因素限制,部分公交线路存在大弯大绕、发车间隔长、准点率低、舒适度不高等问题。此外,人们出行习惯发生变化,更加追求个性化,时间也更具弹性,但传统公交车是按固定线路和时刻运行。

一项公共服务政策要更好落地见效,须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推进地面公交建设,就是要盯准市民出行习惯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提升服务质量。

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互补融合以达到协同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地面公交要适应这种趋势,在线路规划、站点设置上,强化与轨道交通及其枢纽站点的衔接,提高接驳便捷度。

同时,针对中心城区重复、外围区域线网覆盖不足等问题,合理布局公交资源,加强商业区、学校、医院周边车辆配置及运营时间保障。

对个性化需求积极回应。在保持常规线路的基础上,推出定制化服务。可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载体为抓手,精准捕捉和收集市民出行时间、线路、目的地等信息,为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打下基础。在手机小程序上预约,就可以实现乘坐公交车像乘坐网约车一样方便,既节约了时间,又提升了舒适度,对市民的吸引力必然大大增强。

目前,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速建设,不同类型的出行方式,都为满足群众需求发挥着各自作用。地面公交应明确自身定位,以群众的体验为标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便捷、安全出行。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让城市微循环畅通起来(民生观)

  • 全省唯一,首次上榜!武汉经开区跻身全国最受投资机构欢迎区县15

  • 河南桐柏:“软硬兼施”让城市治理更精细

  • 中国两部门紧急预拨10亿元 补偿国家蓄滞洪区民众损失

  •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吊装成功

  • 去赴一场满目清凉的视觉盛宴!这份青岛赏荷地绿色出行攻略快Mark

  • 新疆墨玉手串

  • 消费场景恢复助力单店业绩提升 一鸣食品上半年实现净利2513万元

  • 甘肃白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 售34.98万元,腾势D9新车型上市

  • 天齐锂业投向新能源产业链,不止Smart

  • 避免公司债务风险恶化 金科股份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文明实践模式

  • 具俊晔吹大S堪比全智贤,他红到刘德华主动打招呼,网友说别来蹭

  • 重磅ETF要来!刚刚,博时、鹏华、国泰、银华“拔头筹”

  • 恶意炒作企业负面、仿冒他人企业!官方通报涉企不法信息典型案例

  • 生意社:近期山东甲醛价格以震荡上涨为主

  • 中国发布第三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国家名单

  • 还记得他吗?生涯7次入选全明星,亚特兰大的“鹰王”,40岁仍能

  • 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润761.73亿 同比增长8.4%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