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令之美·立秋丨翘首望清凉
发布日期: 2023-08-10 17:21:59 来源: 新华社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资料图片)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统筹:刘心惠、邵香云

记者:周润健

海报制作:方金洋

编辑:李民、朱舜

新华社国内部、天津分社联合制作

节令工作室出品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节令之美·立秋丨翘首望清凉

  • 甘肃白银发生山洪灾害,造成3人遇难2人失联

  • 中央网信办印发《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

  • 假面骑士Gotchard的反派三人组简介,全是妹子

  • 俄方说击毁和电子压制13架乌克兰无人机

  • 《念无双》路透,唐嫣贴头皮造型违和,被指像仙侠剧女主的妈妈

  • 15家企业加入北京老字号大家庭,总数已达238家

  • 亿华通上海新设子公司 经营范围含汽车零配件零售

  • 8月9日重庆华峰己二酸装置部分停车

  • 华金证券:给予南微医学买入评级

  • 鲁商集团拟发行3年期人民币高级债券,初始指导价4.3%区域,北京

  • 《消逝的光芒》刷力量敏捷地点解析攻略

  • 盈北社区:“枫桥式共享法庭”汇聚多方 合力解纷有实招

  • 8月广州文旅消费券额度多少?

  • 决赛!签约!

  • 医药反腐风暴:医院员工受贿1680万 判刑11年多 处罚金370万元!

  • 美国男篮首秀:湖人里夫斯替补表现出色 杜兰特追梦紧挨坐着观战

  • 现代新款伊兰特官图 造型更运动 成都车展亮相

  • 华龙洞古人类化石研究取得进展

  • 中央气象台:南方高温减弱雨水渐多 东部海域需警惕“卡努”影响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