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方寸地” 致富“聚宝盆”
发布日期: 2023-08-10 23:42:40 来源: 陕西日报

七月三十一日,张伟东在自家院子里给小盆景修叶、剪枝。 本报记者 吴莎莎摄

本报记者 吴莎莎 通讯员 李刚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记者走进洋县洋州街道贯溪村二组张伟东家的院子,一个个盆景映入眼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别小看这些小盆景,它们可是我的宝贝,这几年它们每年能给我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7月31日,在张伟东家的院子里,他一边给小盆景修叶、剪枝,一边乐呵呵地说。

今年52岁的张伟东,从小就爱好盆景艺术,多年来一直在自家院子里种养一些小盆景,但只作为观赏、装饰用。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杨凌农高会接触到了小盆景工艺技术,发现了其中的致富商机。“我们贯溪村靠近汉江,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均衡,非常适合盆景栽培。别人能把小盆景发展成致富产业,为什么我就不能?”张伟东说。

有了想法就要大胆去实践。2020年一开春,张伟东便和家人把自家前屋后院进行重新布置。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从外地引进多种盆景幼苗,开启了他的小盆景致富梦。

“万事开头难,经过几次失败,我渐渐掌握了小盆景养护技术,知道了一些窍门,收益逐年增加。之后,村上看到小盆景产业前景好,便邀请我在‘院坝说事会’上现身说法。村上还为我提供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让我带领更多人发展小盆景产业。”张伟东说。

如今,在张伟东的带领下,贯溪村已发展各类盆景1000余盆,市场价值达200余万元,小盆景产业已经成为贯溪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苏陕协作机遇,坚持‘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同时借鉴对口帮扶县(区)——江苏省如皋市的盆景发展模式,推动盆景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为贯溪村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贯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茗理说。

在洋县,像贯溪村这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的故事有很多。

“我总共养了80多箱土蜂,预计可产蜂蜜300公斤,按照去年市场销售底价每公斤100元计算,今年蜂蜜收入在3万元以上。”7月28日,在洋县茅坪镇朝阳村,村民方升学在自家院子里一边查看蜂箱一边说,“这几年我就是靠这些‘小家伙’,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

朝阳村位于洋县东北部,海拔高、生态美、环境优。春天,成片的山茱萸花盛开。夏秋时节,漫山遍野的野山花竞相开放。记者走进朝阳村,村民房前屋后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土蜂箱,不时看见飞舞的蜜蜂在采花酿蜜。

“土蜂产业既不耽误村民干农活、打零工,又能增加收入。去年,我在自家房前屋后养土蜂180箱,收入7万余元。”朝阳村土蜂养殖户邹建华说。

截至目前,朝阳村累计发展土蜂养殖户90余户,土蜂养殖规模达3200余箱。村上还成立了九池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朝阳九池土蜂蜜”商标,并通过电商平台、消费扶贫平台等多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村民致富。

近年来,洋县坚持“绿色循环·生态宜居”定位,按照“产业强镇、一村一品”和“户有致富产业、人有增收技能”要求,鼓励群众利用空闲场地、庭院和棚舍等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以“小花园、小农场、小牧场”等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百姓在乡村产业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截至目前,以食用菌、中药材、土蜂蜜和家禽养殖为主导的庭院经济在洋县迅速兴起,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累计培育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能人2万余名。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农家“方寸地” 致富“聚宝盆”

  • 尽情开瓦!英伟达携手华硕显卡开启《无畏契约》训练营

  • 山东烟台一男子水塘抓黄鳝时摸到一枚炮弹,警方:已移交专业人士

  • 吃羊胆肽能去斑吗?

  • A股房地产板块下挫 京投发展跌停、中迪投资跌9.76%

  • 国内游戏市场回暖趋势明显 下半年或强劲触底反弹

  • 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组织困境儿童观影

  • 教育部:切实做好受灾师生资助救助工作

  • 创新中心落户诸城,山东千亿级畜牧业产业集群其势已成

  • 王晖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落户邵阳市中医医院

  • 健康周刊 | 海南多家三甲医院新开设一批特色护理门诊

  • 郭鑫:保险系养老从郊区CCRC向城市CB项目转移 | 博鳌快讯

  • 黑青玉 黒碧玉 墨玉区分

  • 众多明星和青年演员共赴尼山之约,好客山东等你来!

  • 祝贺!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文艺范与烟火气并存 成都这些“宝藏”街区等你来打卡

  • 毅昌科技:合肥毅昌新能源工厂目前正在逐步开展试产工作,具体订

  • 住院跨省联网定点医院增至7.44万家

  • 和田墨玉龙凤

  • 瞬时搜索增长超20倍!日美英澳多国出境团队游和机酒业务恢复,相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