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破解民事维权难题 保障权利人权益
浙江海盐:探索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赔偿调解机制
正义网讯(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王佳辉)“这么多年‘打假’维权,在刑事阶段就拿到赔偿的,还是第一次。”近日,通过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阶段组织赔偿调解,浙江省海盐县欧亚特汽配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到了166万元赔偿款。
欧亚特汽配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重型汽车刹车片的民营企业,生产的刹车片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以来,欧亚特汽配有限公司下游经销商赵某、张某等人从李某的造假窝点采购了假冒刹车片20多万块,通过虚假报关后销往国外,后被公安机关查获,涉案金额达180余万元。
得知品牌被自己的经销商侵权后,该公司负责人气愤不已,在支持司法机关严惩犯罪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合理的经济赔偿。但咨询律师后得知,知识产权民事索赔一般是在刑事程序完成后另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胜诉概率虽大,但由于侵权人在经历刑事案件退赃、罚金等程序后,一般不愿再进行赔偿,判决往往沦为“一纸空文”。
“实践中,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民事维权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不仅最终的胜诉权益很难兑现,而且在诉讼过程中权利方也会面临证据收集固定难、损失金额举证难等多重障碍。”承办检察官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以来,海盐县检察院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创新推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赔偿调解机制,借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审查起诉阶段组织双方开展民事赔偿调解,促使侵权人积极履行赔偿义务,维护权利人实体权益。
为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该院专门聘请了33名具有专业知识的检察听证员、特约检察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组成“智库”,根据调解需要挑选合适人员精准辅助办案。该案中,在“外脑”助力下,经过多轮调解,犯罪嫌疑人赵某、张某分别与该公司达成赔偿协议,并在刑事案件起诉前全部赔偿到位。
据了解,截至7月底,该院已在多起知识产权案件审查起诉阶段开展诉前调解30余次,共为23位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欧亚特汽配有限公司是该机制的第17位受益人。该机制也于前不久入选了浙江省首批营商环境“微改革”省级项目库。
[版面编辑:刘钊颖 张子璇]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浙江海盐:探索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赔偿调解机制
-
郑欣宜抑郁症停工4个月暴瘦!久违现身展露笑颜,大方与粉丝合影
-
红警3命令与征服秘籍怎么快点买东西 红警3命令与征服秘籍
-
销售展示机却未履行告知义务
-
语文周报七年级上册答案39期 语文周报七年级上册
-
万达副总裁被带走,王健林铁腕「断臂」?
-
徐起:真我GT5这次的工艺难度大到差点逼疯供应商
-
报考健身教练为什么钱退不了呢(报考健身教练)
-
新加坡空军出动F-16战机以应对进入樟宜机场附近空域的一架外国直
-
文案策划需要什么专业 文案策划
-
米体:罗马有意引进多明格斯,博洛尼亚要价1000万至1500万欧
-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英文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
2023年海南省考试局官网 海南考试局网站
-
有麻辣烫的地方,就要有定西宽粉实体店的身影!
-
张伦硕钟丽缇被传离婚!当事人发声明辟谣:拒绝造谣网暴
-
高空救援!柳州一工人中暑被困15米高钢架棚顶
-
新华全媒+|暴雨中,那些守望相助的微光
-
比亚迪打开格局 发布会摆国产车大阵:这才是中国汽车!
-
中方坚决回应美方邀请,王毅提出三个要求,掌控主动局面!
-
【图片新闻】张掖甘州区三闸镇高寨村万亩玉米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