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8日)开始,我国进入立秋节气,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夏将尽,秋将至。不过,对我国大部而言,立秋暑未消,尤其南方仍是夏暑正盛时。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全国盼秋凉地图,看看哪里秋凉将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国盼秋凉地图】立秋不等于入秋,秋天脚步到哪了?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进入秋天的时间差别较大,此时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完成了夏秋转换,其他大部地区还处在炎炎夏日中。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立秋期间全国盼秋凉地图来看,常年进入立秋时,我国仅有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青海、甘肃以及云南北部、四川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已步入秋天,真正感受“秋高气爽”。立秋期间,吉林、陕西、宁夏等地将开启入秋进程,即将迎来秋凉。而全国其他大部地区,此时仍是盛夏余热未消。
【立秋气韵】秋风渐起,天气转凉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结束,经过一个漫长的夏季,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真正的秋高气爽要等到白露前后。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大数据发现,全国平均气温开始从逐步升高转为下降。不过,此时,南北气温差别较大,北方地区的炎热盛极而衰,逐渐从潮热转为干爽,而南方大部依然处于“上蒸下煮”的天气中,可谓是“秋已立,暑难消”。
“立秋尚未秋,末伏仍是伏。”如果说夏天是轰然而至的,那秋天就是悠然而来。立秋之日,夏依然坐拥大概516万平方公里,只是比小暑、大暑略减。此时,我国仅有西北、东北一些地方迈入秋天,其余大部仍是炎炎夏日。立秋时节恰逢中伏和末伏期间,南方不少地方还有高温出没,真正入秋往往要到九月以后。
立秋时节仍是台风活跃的时期,据统计,立秋期间台风登陆我国的数量仅次于小暑,为全年第二多。而且,此时台风的强度也强,不乏“桑美”“利奇马”这样的狠角色。
【立秋物候】凉风已至,万物成熟
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节,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凉风至”。宋代诗人刘翰在《立秋》一诗中写道“一枕新凉一扇风”,表达出夏秋之交天气转凉的细微变化,并细腻地具象化了立秋时候的朦胧秋意。
随着暑热的下沉和收敛,自然万物从繁茂趋向成熟,立秋时节,早稻等作物开始成熟收获,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抢收抢晒的大忙时期。
【立秋风俗】晒秋咬秋,祛暑润燥
立秋既是节气,也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有贴秋膘、咬秋、晒秋等习俗。伏暑时节,天气炎热,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苦夏现象,到立秋则需贴秋膘,补足精气神。贴秋膘不是贴脂肪,而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膳食结构,均衡营养。
在我国不少地方还流行“咬秋”,人们会在立秋日吃瓜,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山区村民,每到立秋时,还会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以此庆祝丰收。
立秋后,酷暑未消、天气渐燥,人的生理状态也会随自然状态调节,身体容易因秋燥而不适,此时养生尤为重要,宜食清热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等。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虽说立秋之后炎热不会迅速消逝,但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转凉,之后,秋季将拉开序幕,天地也将日渐广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准备迎接那个山空水静、清远悠长的秋天。
(策划/张慧 设计/陈玉洁 数据支持/王伟跃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中国天气网)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立秋不代表酷热终结!全国盼秋凉地图看哪里暑热将消
-
黑龙江全力抗击洪涝灾害 捍卫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
统一企业中国2023年上半年营收145.71亿元 同比上升4.5%
-
焦作女拳师参与太极拳邮票宣传推广
-
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河南再出新举措
-
台风“卡努”将移入我国东北 自然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
-
活动展演、社区运动会、知识宣讲!郑州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
河南新县:赏乡村美景 觅平静美好
-
切身感受东莞发达的会展经济 洛阳跟班学习干部深受启发
-
西工区行署路社区:小院落变大组团 居民乐享幸福新生活
-
iPhone的使用寿命有多久?是由什么决定的?
-
2月14情人节广告语(2月14情人节)
-
研究摘报|6G通信处于标准形成前专利布局的关键窗口期
-
城市财险收入比重:41城超40%,宁波45%,青岛呢?
-
A股盘前播报 | 狂涨14倍!抗抑郁药方向要爆?逆变器龙头业绩激
-
玩具枪(致命双刺这枪好不好用啊)
-
地震最新信息 菏泽地震 基本情况讲解
-
婚姻自由原则包括(婚姻自由原则)
-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骂的太对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
急需用钱哪里借钱比较好利息低?10个正规小额贷款容易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