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也要突破“卡脖子”问题
发布日期: 2023-08-09 10:22:51 来源: 北京日报


【资料图】

鲍南

一年产量超过5100万辆,首尾相连可绕地球2圈多……作为自行车大国,自行车产业一直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但在这条产业链上,我们却同样面临着一些关键零部件被“卡脖子”的窘境。

自行车,是新中国发展史的见证者。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并称“三大件”。改革开放后,国产品牌自行车高歌猛进,不仅大量出口创汇,更成为特殊的国礼。而当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共享单车赶上热门风口,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有益补充。眼下,随着环保出行和健身社交的需求,中高端自行车愈发热销。这些自行车材料轻便、设计精巧、体验舒适、功能多样,价格普遍在万元以上,有着很高的附加值。但面对大量的优质需求,中国的自行车企业却在关键核心零部件——变速器上,受制于外国,导致整车近40%的利润被外企拿走,国产自行车的利润率一度只有3.8%。

有人认为,自行车行业产值不大,利润不高,也非“大国重器”,一些关键零部件“花钱买就行”。但对于中国自行车行业来说,实现核心技术自立自强不是可选题,而是必答题。从企业发展前途说,如果没有目标和追求,只赚眼前快钱,就会永远陷于低端竞争,难以获得长久生命力。从行业生存角度看,核心技术没有攥在自己手里,在全球产业链中就没有话语权,随时都可能发生产业链向外转移。但突破变速器“卡脖子”谈何容易。日本、美国在这方面起步很早,建立了繁复的专利布局,后来者很难绕开专利限制。利润少本就难以进行创新投入,外企的竞争壁垒又进一步摊薄了利润,使中国企业只能在“微笑曲线”的低点挣辛苦钱。

事实上,自行车产业遇到的困境,也是我国许多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的缩影。破解之道,还在于培育良好生态,抓住机会坚持自主创新。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面对外国品牌在燃油车上的领先优势,在国家坚定投入、积极培育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借力优势产业等一套“组合拳”下,已成功实现了“换道超车”。眼下,骑行热以及全球产业链的重组欲望,正是我们摘掉“大而不强”帽子的好时候。再叠加智能化、电动化大潮,高端自行车产业链的生长,自然就会有沃土、阳光和雨露。

从出行工具,到娱乐休闲,一辆自行车功能和作用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缩影。继续向产业链上游挺进,自行车大国才更加名副其实。(北京日报)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自行车也要突破“卡脖子”问题

  • 巴基斯坦客运列车脱轨 至少30人死亡,超80人受伤

  •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摘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

  • 一场2:1让国足又迎喜讯,26岁海归前锋可堪大用 扬科维奇喜得虎将

  • 破解老人用餐难 德清舞阳完善城乡助餐送餐“服务网”

  • AI业绩带动盈利增长 工业富联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18.3%

  • A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 安兔兔7月iOS设备性能榜出炉:iPhone 14首进前十

  • 中国天楹执行回购计划“打折扣”被记入诚信档案

  • 负债累累如何走出困境?这6个方法助你早日上岸

  • 【北交所收评】盘面震荡收跌,新股N鸿智跌逾14%

  • 两岸现代题材电影《厦门三天》在厦门启动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0.9点 环比提

  • 科陆电子08月08日被深股通减持58.83万股

  • 中海锦年康养入选“影响力指数·2023年度影响力康养产业综合运营

  • 央行今日进行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实现净回笼280亿元

  • 都兰:“四个下沉”推进医保服务体系再升级

  • 8月8日基金净值:招商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最新净值0.5697,涨0.14%

  • 张奔斗:斯瓦泰克训练中为何用胶带封住嘴?

  • 加息大潮未退降息浪潮又起 各大央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