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袁华明
(相关资料图)
【编者按】潮新闻《读端》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人士点评新闻报道,虽寥寥数百字,但这些独到的短评,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或换个角度看新闻。我们将这些散落的珍珠收集起来,串联成链,供更多人品读。也欢迎大家参与“读端”讨论。
活动现场
7月10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才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余杭区向全球发出邀约:“来余杭,见未来。” 在北京召开的余杭区人才发展推介会也就短短一个小时。但就在这一个小时内,余杭区却发挥了极高的效率。
去年8月,杭州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余杭作为科创中心,与武林和湖滨、钱江新城并列为杭州城市新中心。跻身C位,余杭正以昂扬姿态全力开启建设打造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新征程。过去十年,余杭的崛起之路,是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抢到了互联网红利的先发优势。余杭要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必须坚定不移推动数字经济向前沿、硬核领域迭代,抢占竞争制高点。
详情点击>>
“浙江第一区”余杭,为何要到北京招引人才?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姜军:
“老姜”的由来
7月10日,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点。
余杭区在北京招引人才,高朋满座,大咖云集。学者嘉宾纷纷为余杭代言推荐。
回望20年前,在五常、闲林一带,“穷则思变”,炸山开矿,挖石办厂,“石头经济”盛行,国道旁尘土飞扬、蓬头垢面,以“闲居林下”而名的闲林镇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闲适与优雅。
811环境整治开始,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近在咫尺的浙江大学是余杭区吸引人才的重要策源地。当时浙大迫切希望余杭区能提供人才用房建设用地,余杭区就这么愉快地答应了,乃至于当时浙大负责人见到我时亲切地唤我“老姜”,四十来岁的我也愉快地应承了这个特别的称谓。
吸引人才当然需要交通配套等硬环境,也需要政府服务的软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能为人才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人才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而这些,余杭区显然准备好了。
在昨天的推介会上,余杭区自信满满,他们说:来余杭,见未来。
我信。
欢迎大家转发并参与讨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浙江第一区”余杭为何要到北京招引人才 姜军:“老姜”的由来
 - 
							
泰拉瑞亚苹果汁怎么获得
 - 
							
杭州湖滨街道打造“青邻”食堂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幸福”
 - 
							
航天科技:控股子公司生产基地遭受暴雨灾害影响
 - 
							
山西上半年累计抽采煤层气52.4亿立方米
 - 
							
总投资近20亿元,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三期项目竣工
 - 
							
20亿元富乐德半导体产业项目传感器子项目完成签约
 - 
							
追求卓越 收获成长(大运聚焦)
 - 
							
官渡区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队伍参与式实务技巧工作坊顺利收官
 - 
							
周末出游吗?天气攻略在这里~
 - 
							
LG 海外推出OLED电视M3:97英寸屏幕、4K 120Hz,售价4580万韩
 - 
							
2023中山市板芙镇妇女常见病免费检查指南
 - 
							
航拍安徽黄山卡通稻田画
 - 
							
九妹来帮忙|房屋漏水找谁维修?相关部门回复来了
 - 
							
TFBOYS十周年演唱会摆渡车在哪里乘坐
 - 
							
问记者丨流域性洪水、蓄滞洪区、保证水位……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 
							
经开30年30人 |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桂
 - 
							
驻几内亚比绍大使郭策出席几比恩克鲁玛中学 “大使奖学金”颁发
 - 
							
殉葬坑发现大熊猫骨骼,汉文帝为何把“国宝”埋进墓里
 - 
							
公安部: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实行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