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日前通过验收。这标志着CPECC在大容量超低温储罐设计以及建造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超低温储罐是天然气综合利用、氢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业务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保障液化气体工厂整体工艺稳定运行、提高工厂产品存储能力、降低超低温介质运输装车时间、减少产品损耗和能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容量超低温储罐成为大型超低温液化气体工厂、集散中心和储备基地标配的关键设备。
当前,国内超低温储罐大多为10立方米,此次通过验收的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储存能力提升了11倍。大容量超低温储罐的设计制造存在罐体跨距大、温差形变显著、支撑结构复杂、绝热优化难度大、国产超低温阀门资源少、超低温焊评条件苛刻、套合精度要求高、抽真空周期长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国内在大型超低温储罐方面缺乏设计、制造经验,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超低温产业链中储存和运输等技术卡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成立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CPECC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研发,组织成立近绝对零度大容量超低温储罐技术研发团队。CPECC华北分公司、CPECC第七建设公司分别成立超低温研究中心、储运技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第七建设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为研发此产品量身定制了超低温装备制造基地。
国内民用液氢产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缺需求、缺技术和缺法规,产业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2021年国内三项液氢国标更是正式实施打响产业发展发令枪,然而国内民用液氢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标准管理法规的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氢云链获悉,日前,交通部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包括包括65项行业标准项目、6项部门计量检定规程项目。其中氢能产业相关标准共一项:《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文件指出,项目完成周期原则上不得超过18个月,计划完成周期为18个月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申请延期。液氢相关标准也开始逐步完善,而随着国企对于前沿技术储备的增加,国内民用液氢市场也将逐步开始步入上升期。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中石油国内首套120立方米超低温储罐通过验收
-
火车东站的环卫师傅穿上了带小风扇的工作服 对高温户外工作者的
-
盛和资源08月10日获沪股通增持28.68万股
-
城区电网逐步恢复, 涿州全力保障居民用电需求
-
我国恢复赴日韩英美等国团队游 试点出境团队游名单增至138个国
-
一汽大众捐助2000万元驰援暴雨灾区
-
中国移动上半年实现营收5307亿元 全年万亿元目标已完成过半
-
8月10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
最严处罚取消业务资格 银行间债市尽调监管对象扩容
-
枣庄出台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
-
英国通胀形势不断恶化 老牌连锁零售商宣告破产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哪些?
-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1日
-
四季中国丨一朵花的旅程:从花田到花瓶
-
重庆:农村充电设施建设提速
-
海鲜菇有哪些功效与作用?海鲜菇不能与哪些食物同食?
-
1、2、3……17,这个面包车太猖狂,8座面包车塞了17个人
-
火星拥有适于生命出现的环境条件
-
到2025年,山东16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
谷德普科技有限公司(谷普下载站的下载如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