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报道,欧盟气候观测站的数据显示,7月30日,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气温上升至20.96℃,超过2016年3月创下的20.95℃的观测纪录,人们担心海洋升温可能会对地球气候、海洋生物等产生连锁影响。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近几个月也记录了类似的趋势。今年4月4日,NOAA测得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高达21.06℃,超过了2016年3月的21.01℃的最高纪录。今年8月1日,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气温为21.03℃。
气候专家指出,海洋热浪对一些海洋生物构成了直接威胁,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珊瑚开始出现白化现象,预计还会有更多影响浮出水面。海洋温度过高还会对海洋动植物产生其他影响,比如威胁到鱼类种群,从而破坏全球某些地区的粮食安全。此外,变暖的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更低,加剧了全球变暖的恶性循环。
英国雷丁大学气候研究主任罗温·萨顿称,海洋温度升高主要的长期原因无疑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随着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产生的温室气体不断在地球大气层中积聚,这种多余热量也将与日俱增。
此前,全球多地海洋温度也创下新高。NOAA的观测数据显示,上周北大西洋表层水域的平均温度升至24.9℃,创下历史新高。西班牙海洋研究中心的数据则表明,今年7月份,地中海的中位温度为28.71℃,打破了此前的观测纪录。
科学家们预计,当前厄尔尼诺现象最严重的影响将在2023年底出现,并在此后几年持续,这可能会使海水变得更暖。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欧盟监测机构称: 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创新高
-
市审计局:卧龙区召开2023年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第一次会议
-
哈铁96小时连续奋战抢修 滨绥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
北京门头沟受灾的147个村已全部恢复手机通讯信号
-
4800亿AI算力龙头发布半年报,扣非净利创新高!AI人工智能ETF(51
-
传媒、游戏板块午后走低 中国科传跌超8%
-
方国珍与方孝孺的关系是怎样的?二者有什么关系?
-
“价格屠夫”塔斯汀: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穷鬼套餐?
-
双创50ETF基金(588350)上涨0.12%,盘中成交额已达564.39万元
-
出资5000万!华电重工进军光伏支架领域
-
赛克赛斯IPO:惊爆实控人邹方明三年套现2.6亿
-
从胶膜到HJT,阿特斯通吃模式启动
-
ETF午评|医疗服务走强 生物药ETF(159839)上涨3.35%
-
在每个地铁站出口50米到100米范围内,设置公交车站——长沙让地
-
“23名学生一个都不能落下”
-
天津河西区总工会慰问抗洪救灾一线干部职工
-
明星行程信息被标价出售,获刑8人中5人是高铁站员工!
-
暴雨致北京房山2.15万户房屋损毁倒塌,6300余辆汽车被淹
-
建立公募基金的跟投制度非常有必要
-
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