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套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日前通过验收。这标志着CPECC在大容量超低温储罐设计以及建造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超低温储罐是天然气综合利用、氢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业务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对保障液化气体工厂整体工艺稳定运行、提高工厂产品存储能力、降低超低温介质运输装车时间、减少产品损耗和能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容量超低温储罐成为大型超低温液化气体工厂、集散中心和储备基地标配的关键设备。
当前,国内超低温储罐大多为10立方米,此次通过验收的120立方米多层绝热超低温储罐储存能力提升了11倍。大容量超低温储罐的设计制造存在罐体跨距大、温差形变显著、支撑结构复杂、绝热优化难度大、国产超低温阀门资源少、超低温焊评条件苛刻、套合精度要求高、抽真空周期长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国内在大型超低温储罐方面缺乏设计、制造经验,严重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解决超低温产业链中储存和运输等技术卡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成立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CPECC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研发,组织成立近绝对零度大容量超低温储罐技术研发团队。CPECC华北分公司、CPECC第七建设公司分别成立超低温研究中心、储运技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第七建设公司装备制造分公司为研发此产品量身定制了超低温装备制造基地。
国内民用液氢产业发展几乎是零基础——缺需求、缺技术和缺法规,产业处于从0到1发展阶段。2021年国内三项液氢国标更是正式实施打响产业发展发令枪,然而国内民用液氢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标准管理法规的缺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氢云链获悉,日前,交通部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包括包括65项行业标准项目、6项部门计量检定规程项目。其中氢能产业相关标准共一项:《氢气(含液氢)道路运输技术规范》,文件指出,项目完成周期原则上不得超过18个月,计划完成周期为18个月的项目原则上不允许申请延期。液氢相关标准也开始逐步完善,而随着国企对于前沿技术储备的增加,国内民用液氢市场也将逐步开始步入上升期。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中石油国内首套120立方米超低温储罐通过验收
-
上海警方侦破制售假劣辅酶Q10功能性食品案 抓19人涉案超1000万元
-
北京启动全市防洪Ⅳ级应急响应 发布山洪灾害风险提示
-
解锁反诈“新阵地” 警民同行护安全
-
在奉献中彰显军人本色,民兵“老叶”坚守永定河堤
-
券商股持续走低 锦龙股份跌停
-
港股异动 | 中资券商走低 中信证券(06030)跌超3% 交易所推动
-
陈曦:触摸档案33年
-
限时降价3-3.7万元 极氪001车型降价后仅售26.9万元
-
46家公司获机构调研(附名单)
-
电建地产25亿元公司债状态更新为“已反馈”
-
西澳萨拉扎尔稀土矿资源量增长4倍
-
和田黄玉和黄岫玉
-
农行山东东营分行增强绿色金融有效供给
-
8月11日氧化钬出厂参考报价暂稳
-
盘点恒大地产商业版图 恒大地产实控上千家企业 恒大地产已资不
-
中铁西安局全力做好暑运服务保障
-
天津:暑期“文博热”现象观察
-
九龙福铂金多少钱一克(2023年08月11日)参考价格
-
A股风云突变!券商股砸盘 机构:市场基础制度仍有进一步完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