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须规范
发布日期: 2023-08-09 23:17:24 来源: 光明日报


(相关资料图)

光明日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亚雄)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日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尽量避免采集与提供服务无关的人脸信息,无法避免的,应当及时删除或者进行匿名化处理。

征求意见稿指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征求意见稿明确,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的,应当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辨识特定自然人的,鼓励优先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等权威渠道。

同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显著提示标识。宾馆、银行、车站、体育场馆、博物馆等经营场所,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的,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等为由强制、误导、欺诈、胁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

此外,组织机构为实施内部管理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图像信息采集区域,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违规查阅、复制、公开、对外提供、传播个人图像等行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非法获取、非法利用。除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为紧急情况下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或者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分析个人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社会阶层等敏感个人信息。涉及社会救助、不动产处分等个人重大利益的,不得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替代人工审核个人身份,人脸识别技术可以作为验证个人身份的辅助手段。征求意见稿还强调,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须规范

  • 突发坏消息,外面暴跌

  • 农发行蛟河市支行积极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 国泰航空:上半年应占溢利42.68亿港元 同比扭亏

  • 《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怎么开启德伊布朗遗迹鸟望台

  • 寻味同里 央视群星感受鱼米之乡的古韵今风

  • 暗房指的是什么 暗房什么意思

  • dnf17173 dnf魔攻卡

  • 水处理石英砂滤料 关于水处理石英砂滤料介绍

  • 湖北未来三天高温在线体感闷热 局地需防大到暴雨

  • 上海静安区可提供忠臣电烤箱维修服务地址在哪

  • 以“供血”促“造血” 湖北武汉破题“旧改”难点

  • 8号直播带货日榜:云上珠宝登抖音榜首,快手宋大力销量第一

  • 搭平台、扩岗位、稳就业——多地工信部门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见闻

  • 限制车型是什么意思(限制档是什么档?)

  • 十代雅阁保养周期表(19年雅阁保养灯怎么复位?)

  • 多国业界期待加强对华农业合作

  • 稻田被淹后五常大米涨价了吗?济南多家超市供货正常、没涨价

  • 万能表测量电机烧坏(用万能表怎么测量漏电)

  • 聚类分析是什么意思 聚类分析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