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市疾控中心组织检验检测组在房山区穆家口村开展环境消杀。本报记者 方非摄
昨天(4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洪涝灾害卫生防疫驻区小队深入房山区张坊镇穆家口村,开展环境消杀、水样抽检、病媒防制、食源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等防疫工作,向村民科普洪涝灾害后的防疫知识。
穆家口村位于房山十渡名胜风景区的中心地区,依山傍水,灾情较为严重。11时许,记者跟随市疾控中心驻区小队到达村口,树木的残根断枝横在道路两侧,推土机隆隆作响,从泥泞中开出一条路。“灾后防疫中,水质检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监测、环境消杀、病媒生物防制,一个都不能少。”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佟颖和工作人员刚下车,便分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在村民的带领下,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所主任医师张桂斌来到一处分散式供水的压水机旁,压动手柄,出水口涌出了一股水。张桂斌蹲下身,从随身携带的采样箱中拿出酒精灯,烧灼出水口消毒,随后进行采样,采集的水样将被送到实验室中化验,分别检测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她提醒村民:“生水千万不能直接喝,一定要煮沸后才能饮用。”
“洪灾后堆积的垃圾、动物的尸体和粪便等会造成环境污染,及时科学的消毒是预防疫情的有效手段。”现场专业人员对村里的垃圾堆、公共厕所、卫生死角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副研究员刘美德用手电筒引着村民看向一处积水点,里面隐约能看到细小的生物在游动,“这是蚊子的幼虫,如果不及时清理,就可能通过叮咬传播疾病。”
佟颖介绍,市疾控中心日前已经出台了洪涝灾害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指南,包含饮水卫生与监测、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防控、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等。下一步,疾控中心将继续深入受灾区,同时对基层进行培训,确保技术指南落实到位,指导各地规范精准做好科学防疫。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筑牢卫生健康“堤坝” 北京疾控深入房山开展防疫工作
-
暑运首月天津航空运输旅客超125万人次 环比增长17.4%
-
北京落坡岭社区——暴雨之下K396次列车的港湾
-
北京:本次降雨为140年以来最大降雨
-
贵阳市花溪区:着力打造人才高地
-
全国消协组织上半年投诉解决率达80.79%—— 更好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
国内首个“多层结构+智能化”国际货站正式投入运营
-
大悦城与上海虹口区政府签订协议 围绕城市更新等合作
-
铝行业一周要闻回顾(7.31-8.4)
-
8月5日有色金属早班车
-
华亭市策底镇:烟火“流年” 香飘“南峪”
-
广东国际艺术周明年开启,彭文斌要打造全新国际对话平台
-
髌骨脱位是如何发生的?
-
2023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成立中国明史学会物质文化史分会
-
2023年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3天津医学高等专
-
液流电池重大发现,加入这一材料可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行业产业化
-
业态更创新、体验更丰富,常州“小店经济”激活城市消费“一池春
-
重磅新药获批!孕产妇死亡“头号杀手”有了口服药 两周就见效
-
第二届南通啤酒嘉年华开幕
-
“中国人的力量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