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贸市场里,打灯销售自家的生鲜、农副产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灯行业内叫生鲜灯。生鲜灯照射下的鲜肉、海鲜等生鲜食品显得格外新鲜红润。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管理办法,要求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引发多方关注。
生鲜灯提亮肉质色泽
(资料图片)
迷惑消费者
记者探访广东广州多家农贸市场发现,无论户外或室内光线是否充足,肉类、海鲜、蔬菜等摊位前,摊主们大多会打着一盏盏的灯照亮自家的产品。
记者在生鲜档口买了一块猪肉,可以看到猪肉在生鲜灯的照耀下,颜色变得非常红润。但是把这块猪肉放到没有生鲜灯照射的地方,颜色明显暗淡了不少。
生鲜灯照射下的猪肉(左)和未被照射的猪肉(右)
在广西南宁的农贸市场上,记者注意到,不同种类的产品摊位前生鲜灯颜色也不一样,海鲜摊是清一色的白色LED光,猪肉、牛肉摊是偏色光。
不过对于给食用产品补光,消费者们并不买账。一位消费者表示:“肯定不真实,灯光照会觉得肉质好一点,但是关灯的话会差很多。”
新规12月1日起实施
消费者被误导可维权
生鲜灯的使用规范不统一,相关投诉也时有发生,此次新规都有哪些内容?摊主如果违反规定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呢?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到: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专家表示,使用生鲜灯并不代表该档口所售卖的肉类品质一定不好,但这种灯光的确存在迷惑消费者的作用。
据悉,新规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律师表示,未来如果消费者发现有销售者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自己,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维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相关的投诉并且查实了以后,可以对销售者处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整改,予以警告,并且可能会处以一定的罚款。”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生鲜灯12月1日起禁止使用!消费者被误导可维权
-
广汉企业借助“主辅分离” 拓展销售市场
-
德阳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入选省首批入库服务机构
-
煤炭市场发展现状调查:2023年上半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约1.5%
-
亿纬锂能拟在泰国投建电池生产基地
-
“蚂蚁搬家”:一男子半年内疯狂盗窃200余次被捕
-
上半年河北省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成7.43万套
-
洛克王国爱心教堂_爱心教堂
-
生鲜灯禁用前夜:出货仍在 依赖不减
-
7月28日中石化销售公司顺丁橡胶价格暂稳
-
7月27日LME基本金属注销仓单
-
7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锌锭仓单统计
-
7月27日伦敦LME锌锭库存行情
-
7月27日MB钴报价
-
7月28日连棕榈油早盘下跌
-
7月28日山西地区煤焦油市场价格上涨
-
朔州:消防安全进农村 织牢夏日防火网
-
先进封装概念异动下跌 易天股份跌超6%
-
12733.0亿元!上半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6%
-
国家部署高质量完成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年度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