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运会新闻发布会②丨成都:首创构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 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发布日期: 2023-07-11 20:55:05 来源: 本站原创


【资料图】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苏俊 毛春燕 实习记者 张恭浩楠)7月11日,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表示,成都市注重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在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创新城市碳普惠机制、探索气候投融资路径、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系统推进近零碳排放区创建等六大方面,激发城市内生动力。

新闻发布会现场

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实施差异化城市发展策略,以“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着力打造24个重点示范片区,加快构建与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格局。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立足“双碳”产业新赛道,出台支持绿色低碳重点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低碳服务,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创新城市碳普惠机制。在国内首创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填补了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参与平台的空白。累计推出线上线下碳积分场景62个,用户数超过200万人,约9万吨碳减排量实现价值变现,不断夯实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社会基础。

探索气候投融资路径。依托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印发气候投融资支持项目目录及认定规范,组建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加快搭建气候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以“碳中和+”为核心,聚焦清洁低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碳捕集与利用等六大研究方向,高标准组建天府永兴实验室,构建与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相配套的科技创新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系统推进近零碳排放区创建。出台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验收及奖补实施细则,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近零碳”实现路径,已确定首批24个近零碳园区、工业企业、公共机构、景区和社区试点建设名单。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聚焦大运会新闻发布会②丨成都:首创构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 绿

  • 聚焦大运会新闻发布会③丨2025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80

  • 聚焦大运会新闻发布会④丨成都践行绿色低碳办赛 力争赛事期间绿

  • 雨花区教育局建发幼儿园与砂子塘小学开展联合教研

  • 南宁百货最新公告:上半年净利预亏1000万元至1100万元

  • 大众mg是什么车(大众MG是什么车?)

  • 北京局地暴雨+短时大风!这场雨什么时候到?

  • 视频| 闲置4年的电动车在家突然起火,消防提醒:不充电也有自燃

  • “空心村”变“收益村” 理塘县旺达村迎来首次分红

  • 弘扬好家风 展家风故事 川江家风馆今日开馆

  • 打响“净土阿坝”区域品牌 专家组走进阿坝开“良方” 促“四强”

  • 四川发布山洪灾害黄色预警,涉及到这51个县(市、区)

  • 十二铜首找到了几个 12铜首找到几个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汽车auto开关如何关闭(汽车auto开关表示什么)

  • 中兴通讯股东户数下降4.62%,户均持股69.85万元

  • 知名潮牌多款产品不合格被罚41万,含运动鞋长裤!你买过没?

  • 聚焦大运会新闻发布会 ①|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

  • 注意!四川发布地灾2级橙色预警和3级黄色预警

  • 6月四川CPI同比持平 环比下降0.2%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