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8月11日电 (记者韩宋辉 何奎)作为国内人身险行业的主力渠道之一,银保渠道成为人身险公司今年以来保费增长的一大功臣。伴随着银保保费收入同比大涨,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代理机构(含商业银行、邮政机构)的手续费也开始明显上升。
这两组数据的变化,引起行业高度关注。为杜绝保险公司一味用高手续费换取保费规模,切断“小账”“暗账”背后的银保手续费利益输送链,近日上海等多地已经或将要出台人身险银保业务自律公约,要求人身险公司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做好手续费管理。
(资料图)
不得暗自签署“补充协议”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近日组织行业制定了《上海市人身保险银保业务自律公约(2023年版)》(下称“自律公约”)。自律公约对保险行业人员管理、业务规范、费用管理和自律管理作出规定,强调保险机构须严格遵守审慎合理的银保业务发展规划、预算、政策、费率等指标,合规展业。
自律公约中强调了多个“不得”:保险机构须承诺不通过其他渠道及方式变相增加银保业务手续费,坚决杜绝银保“小账”;保险机构不得签署涉及手续费或变相提高手续费的补充协议等。
“用高手续费换保费规模”不可取
多地自律公约的发布,源于近期业内对银保手续费不断抬升之下易滋生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的近忧,以及对投资环境不佳及费用成本难控之下利差损风险日渐加大的远虑。
监管严令保险公司执行“报行合一”,即要求保险公司对费用进行细分,且注明用处以及比例等,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实际支付的手续费和使用情况需要与报送给监管部门的费用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保持一致。
记者获悉的行业交流数据显示,仅今年前4月,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手续费支出同比增长超43%,这或意味着已有保险从业人员借助其他渠道或业务,以及复杂的名目或方式变相增加银保业务手续费,即“小账”“暗账”。
一位保险公司总精算师表示,根据监管要求,人身险产品进行监管备案时,会向监管部门报送附加费用率,通常险企实际费用率不能高于2倍附加费用率。然而,一些险企却通过做“小账”“暗账”的方式,向银保渠道网点及工作人员额外给予手续费,导致险企实际费用率水平远超监管要求。
这种“一味用高手续费换取保费规模”的粗放式经营理念,折射出目前保险产品及服务仍处于同质化竞争阶段。险企应借此次自律公约的出台,打破过去对外部渠道的路径依赖,破除“重规模、轻价值”的传统经营思路,构建差异化竞争格局,巩固企业及行业的“护城河”。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多地出台银保手续费自律公约 坚决杜绝“小账”“暗账”
-
全球LNG贸易格局重塑
-
K396次105小时“脱险”纪实,细节太震撼!
-
北京明确灾后重建思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
-
艾迪药业: 公司已于2023年8月4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的
-
市民游客在厦文明参观,暑假出游文明相伴!
-
越南首富范日旺有望跻身全球富豪榜 电动汽车SPAC交易或助添110
-
你手机的地震预警功能开了吗?一文读懂如何开通
-
聚焦|全球订单流向有什么新变化?各纺织服装大国出口数据来了
-
我国肉牛新品种培育实现新突破 市场占有率提升
-
外媒:沙特准备在巴基斯坦投资数十亿美元
-
湖州吴兴区3.32亿元挂牌1宗宅地 预计8月31日出让
-
有研新材:8月10日融资买入369.4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6.65亿元
-
大多数贵州人的祖先都来自江西?
-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征兆,先拿欧洲开刀,再让中国兜底
-
WoodMac预测2023年全球将新增270GW光伏容量
-
重磅!瑞安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你涨了多少…
-
北京门头沟区乡村公路全部打通
-
深圳印发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 实行直接认定和依申请认定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应赔尽赔快赔 全力做好防汛救灾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