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公安部抓获行业“内鬼”2300余名
发布日期: 2023-08-10 16:28:04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资料图)

8月10日记者从公安部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3年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专项行动,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锚定行业内部泄露源头,重拳打击行业“内鬼”,共抓获电信运营商、医院、保险公司、房地产、物业、快递公司等行业“内鬼”2300余名。

公安机关开辟网络空间新战场,“打源头、摧平台、断链条”,全环节摧毁犯罪生态。锚定技术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源头,发起打击黑客犯罪集群战役,侦破一批利用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渗透工具、网络爬虫等黑客手段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锚定行业内部泄露源头,重拳打击行业“内鬼”,2020年以来共抓获电信运营商、医院、保险公司、房地产、物业、快递公司等行业“内鬼”2300余名;锚定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重点网络平台,抓获了一批数据中间商和物料供应商;紧盯ChatGPT、云计算、区块链、“AI换脸”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侦破一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新型案件;循线深挖下游犯罪线索,连带破获大量电信诈骗、套路贷、网络盗窃、网络洗钱等违法犯罪案件,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打击态势。

从目前公安机关侦破的案件来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主要有以下三大环节:一是信息获取环节。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内鬼、APP非法采集、骗取或收买等方式,非法获取互联网上即时通讯、电子邮箱等应用软件传输的个人信息,政务、商务、社交等网络平台存储的个人信息,行业内部信息系统搜集的个人信息和公民持有的个人信息。二是信息倒卖环节。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接下来会流转到信息买卖中间商手中。他们有的打着行业信息交流的旗号组建即时通讯群组,自称为“查档”中介,根据客户需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有的在互联网上搭建售号平台,倒卖微信、QQ、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各类网络账号,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三是下游犯罪环节。非法获取的信息最终用途,一方面是为网络水军、网络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银行卡、虚拟身份等物料支撑;另一方面是为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提供精准靶心。整体来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为大量涉网违法犯罪的上游犯罪。目前,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上述三大犯罪环节,全面摸清产业链各环节特点,开展上溯源头、下追买家的全链条打击,并同步跟进“一案双查”,对互联网企业平台严管严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蔓延趋势。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个人信息泄露,公安部抓获行业“内鬼”2300余名

  • 2023江西赣州市“三支一扶”招募考试递补入闱人员资格审查事项的

  • 罕见特大暴雨致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

  • 楚灵王为什么杀庆封?庆封做了什么?

  • 特别推荐: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目有例文佳作供借鉴

  • 非法维权代理机构唆使用户伪造材料被抓获,马上消费助力警方再破

  • 深圳高校录取通知书火了!

  • 三国如龙传结义系统怎么玩 三国如龙传结义系统玩法介绍

  • 香飘飘上半年亏损收窄,兰芳园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 8月9日MTBE外盘市场收盘价上调

  • “药明系”再演分拆大戏 几多独立性、急迫性

  • 怎么做冬瓜虾仁汤好喝(怎样做冬瓜虾仁汤好喝)

  • 平桥区:天目山下花椒红

  • 美股高开高走道指涨近1% 每日优鲜涨超30%

  • 石油板块走高,贝肯能源涨超6%

  •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3正式发布,全面应用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

  • 房产•博鳌观点 | 金地威新产业研究院院长葛培健:产业地产面

  • 咋回事?所长还得做卷子?

  • QQ账号被盗,盗号者骗钱,被骗人找原号主要钱,问:这钱原号主

  • 天然气领涨 晚间四大消息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