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园丨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红原模式”让高原牦牛“牛”起来
发布日期: 2023-08-10 20:20:37 来源: 人民网

唐日合作社牧草茂密。人民网 周静圆 摄

唐日合作社里养殖的牦牛。人民网 周静圆 摄

唐日合作社里养殖的牦牛。人民网 周静圆 摄


(相关资料图)

唐日合作社。人民网 周静圆 摄

唐日合作社里养殖的羊。人民网 周静圆 摄

唐日合作社附近,蓝天白天、绿草如茵。人民网 周静圆 摄

阳光明媚的8月,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红原草原绿意盎然,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在草原各处。

近日,“我们的家园”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红原县瓦切镇唐日村的唐日合作社,了解当地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红原模式”。

走进唐日合作社,青绿的牧草随风摇曳,膘肥体壮的黑色牦牛在圈舍外享受阳光。“红原县是阿坝唯一一个高寒纯牧区县,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茂,草质资源丰富,养殖牦牛是群众主要的收入来源。”红原县瓦切镇党委书记罗乐介绍道。

近年来,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和群众需求的推动下,红原县探索畜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其中2010年成立的唐日合作社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罗乐表示,唐日合作社探索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饲料及喂养、市场营销,合作社提供养殖设施和集体草场,牧户提供适龄健康牦牛的机制实现三方合作。

“现在这样的产业经营联结机制,可以节约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有利于预防牲畜疾病,比自家封闭式养殖风险降低了很多。”唐日村村民说。

自唐日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建立基地、畜种改良、分区轮牧、冬季补饲的科学饲养模式,既有效提高了牲畜生产能力,又不断带动本地农牧民、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合作社现有草场6080亩,其中天然放牧草场2000亩,人工饲草基地4080亩,全社共有社员121户。2022年实现总收入60余万元,辐射带动本地农牧户1300户。”罗乐说。

除了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在生态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唐日合作社的寄养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放牧方式,降低了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提高草地承载力,优化草场轮牧,实现草畜平衡,牧民与草原和谐共生。

如今,红原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纵横交错,一排排规划整齐的牧民定居房和牲畜暖棚交相辉映,群众洋溢着喜悦的笑脸映衬了当地畜牧业强劲发展的好图景。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我们的家园丨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红原模式”让高原牦牛“牛”

  • 《小兵张嘎》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5篇)

  • 微软新浏览器添加“历史记录截图”功能

  • 香港驻桂政商考察团赴梧州、贺州等地寻合作机遇

  • 云南工商学院有专科专业吗

  • 客运量大增47.2%,中国航空业的近景和远途

  • 【花寄不灭】ののの的厨艺被咖啡厅限制住了,所以找来鹿乃大显身

  • 五子齐落|瓴寓国际租赁社区版图再扩

  • 德龙激光:产品已销往Finisar、中际旭创、天孚通讯等行业龙头企业

  • 红雨村体育公园上线,德阳老城区再迎新生

  • 北京市场监管局:华派家具床头柜产品抽检不合格

  • 数字货币概念股异动拉升 雄帝科技涨超5%

  • 用好大运成果(大运观澜)

  • 商务部公布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 京东(09618)、小米(01810)、

  • 热闻|刚刚!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科主任,涉2例患者死亡事件,官

  • 粤宏远A:未来铅金属适用于哪些先进科技的应用领域,相信科技及

  • 中汽协: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1.6% 汽车出口增长35.1%

  • 令人气愤!游客未购物被导游拒绝入住, 让在高温下等几小时才进

  • 农尚环境(300536.SZ):目前不涉及3D技术

  • 最新出炉!8月10日沪深股通净流出25.99亿,这只龙头被逆势买入4.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