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须规范
发布日期: 2023-08-11 19:11:3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北京8月8日电 为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日发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尽量避免采集与提供服务无关的人脸信息,无法避免的,应当及时删除或者进行匿名化处理。

征求意见稿指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

征求意见稿明确,实现相同目的或者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的,应当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辨识特定自然人的,鼓励优先使用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等权威渠道。

同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依法取得书面同意。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显著提示标识。宾馆、银行、车站、体育场馆、博物馆等经营场所,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的,不得以办理业务、提升服务质量等为由强制、误导、欺诈、胁迫个人接受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

此外,组织机构为实施内部管理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的,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图像信息采集区域,采取严格保护措施,防止违规查阅、复制、公开、对外提供、传播个人图像等行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者被非法获取、非法利用。除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为紧急情况下保护自然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或者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分析个人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社会阶层等敏感个人信息。涉及社会救助、不动产处分等个人重大利益的,不得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替代人工审核个人身份,人脸识别技术可以作为验证个人身份的辅助手段。征求意见稿还强调,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记者张亚雄)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须规范

  • 周线下跌的局面没有改变 注意下周探低反弹的力度!

  • QLC闪存颗粒会掉速吗

  • 起诉书:四川一医院院长指定耗材供应商,收10%销售额回扣

  • 电动汽车智能化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 国家救援队驰援河北涿州 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

  • 枪手前青训经理:曾认为凯恩不能成为职业球员,我们无法预知未来

  • 通业科技(300960):该股换手率大于8%(08-11)

  • 今日财经头条|增强交易便利性和通畅性 沪深交易所多举措激发市

  • 特朗普及其助理对有关“密件风波”的多项新指控不认罪

  • 房产遇灾能获赔百万?“家财险”值得买吗?

  • 枣阳市政法委开展防溺水巡回督查工作

  • 艾特大象盘点!报废车回收拆解产业一周热点(2023.7.31-8.4)

  • 南亚新材:目前订单交期在7-10天左右 储备在手订单一般2-3周

  • 国产青春喜剧电影《茶啊二中》启动第二部制作

  • Rootly获得1200万美元A轮融资

  • 两岸15支高校团队福建比拼实体构建 展示大学生空间创意

  • 巴黎新帅2个月就想走!姆巴佩摆烂,5大巨星想走,欧冠或耻辱出局

  • 山东临沂:大学生音乐节点燃城市活力

  • 五菱工业新一代移动储能充电车正式下线,首发至台湾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