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借一转”,牟利百万?
发布日期: 2023-08-11 16:53:42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整治官员高利转贷须强化源头监管


(相关资料图)

作者:周群峰

发于2023.8.14总第1104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我写过多个领域的反腐报道,近期江西省抚州市统计局原党组书记高连珠、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原副厅长贾奋强等多名公职人员,依靠高利转贷轻松获利的新闻,颇为令我关注。

让我感兴趣的是,在持续高压的反腐态势下,高利转贷这个金融领域的刑事犯罪罪名,为何能频频出现在被查公职人员的通报中?

公职人员凭借其影响力,成为银行眼中的“优质客户”,他们因此能以更便捷的手续和更低的利率获得贷款,然后再加息转贷他人获取利息差。有的凭借这“一借一转”就牟利数百万元。既能轻松获利,还比贪污受贿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是公职人员乐于高利转贷的原动力。

多位受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表示,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由监委管辖,高利转贷罪由公安机关管辖。但是在一些情况下面对高利转贷现象,如果涉及此问题的公职人员态度较好,又没有造成金融风险,一般也不会移送线索给公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要想打击这类犯罪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还应该加大对公职人员的监管力度和惩治力度。

在严查官员高利转贷时,需要多方配合,除了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等也要认真履职,发现后依法及时处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应从银行角度做好源头治理。在这类案件中,银行作为放贷方,也可说是整个案件的源头。要想整治官员高利转贷行为,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必不可少。

对银行而言,这些案件频发也暴露了他们的诸多问题。在放贷前,银行对每笔贷款都有严格的审查程序,但很多案例显示,对于一些明显有问题的贷款,银行还是能够顺利放款,这也说明银行的贷前审查是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甚至是与借款的公职人员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在放贷过程中,银行也没有对这笔款项的走向和实际用途进行认真把关。

针对高利转贷案件暴露出的银行诸多问题,金融监管机构也应该监督银行做好把关工作,加强监管,杜绝银行的放贷成为腐败的帮凶。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3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凭借“一借一转”,牟利百万?

  • 穆迪:出于商业原因 撤销对方圆地产“Ca”公司家族评级

  • 前7月大摩基础行业混合跌29.04%

  • 意外险非机动车能赔吗?怎么理赔?

  • 上半年业绩暴增股名单:长久物流预计净利润同比增7708.65%居首

  • 2023年一级造价师报名时间及入口

  • 港股异动 | 信达生物(01801)午后涨超4% 2季度总产品收入同比

  • 截至8月10日河北省因灾死亡29人

  • 入秋后吃这几道家常菜,提高身体素质,健康度秋

  • (图表)[财经·行情]纽约股市三大股指8月10日上涨

  • 伊朗希望加速加入金砖国家

  • 贝斯美2023H1点评:半年报低于预期,看好后续C5项目投产贡献利润

  • 价格已经出现积极信号:2023年7月物价数据点评

  • 河北沙河:太行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 海力士内存为什么比三星贵

  • 储能日报·速览【8月10日】

  •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冷藏冷冻食品专项检查

  • 碧桂园旗下一公司偷税被罚

  • 遗迹2最终boss怎么过最终boss打法技巧

  • 曝奚安娜知三当三,炒CP擦边艾特别人老公,《爸爸当家2》或停播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