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管好
发布日期: 2023-08-11 16:20:59 来源: 人民日报


(资料图片)

打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做饭、洗澡方便多了;出村路连上主干道,泥巴路变成柏油路,在村口就能坐公交;建基站,开通5G信号,直播卖农货,小山村连上大世界……近年来,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实现水源净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能源清洁化。这不仅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优化了人居环境,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分建,七分管。笔者近日调研时发现,个别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护甚至不管护的情况。比如,有的村庄路灯大面积“失明”,有的虽然通了自来水但水质不达标,有的村内道路地基破碎、路面塌陷。凡此种种,既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确保各类已建成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管护机制,原因首先在于管护主体不清、责任不明。日常维护由谁来做、出现问题由谁来管,一些地方并未明确划定主体。有的即使明确了管护主体,也没有明晰具体责任。其次,管护经费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种类较多,但部分地区只安排建设资金,不配套维护资金。一些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拿不出钱支付管护费用。再次,管护专业性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理,需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由专业人员完成。现实中,部分地区没有制定相应管护标准,也没有组织专业管护队伍。建立健全机制,在建好的基础上管好农村基础设施,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益。

厘清责任,解决“谁来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县级政府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村级组织对所属公共基础设施承担管护责任”……各地应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建立起清晰的管护责任制度。比如,不妨以清单形式明确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并建立公示制度。

分类施策,解决“怎么管”。农村基础设施类型不同,耗资不同,运营模式不同,管护要求也不同。在管护方式上,可以建立健全高效的分类管护机制。没有收益的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应担起管护责任,既可以直接管,也可以购买服务。经营收益可以弥补建设和运营成本的经营性设施,则可以由运营企业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管护。地方政府有责任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专业机构从事运营管护。

在此基础上,关键是要解决“经费从哪来”。各地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创新资金筹措形式,建立、优化资金保障机制。比如,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对集体经济薄弱、筹措资金困难的村,适当予以补助;拓宽管护经费来源渠道,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拓市场化筹资渠道;完善使用者付费制度,处理好使用者合理付费与增加农民支出的关系,逐步完善农村准经营性、经营性基础设施收费制度。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才能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各地应树立“建好更要管好”理念,合理筹划、落细落实,确保有制度、有队伍、有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问题,让乡亲们生活更舒适、更舒心。 (商旸)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农村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管好

  • 印度将对涉华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征收反倾销税

  • 豪雨雷电大风今日依然在线 明后天雨势将逐步减弱

  • 拉滨铁路全线抢通 此前受暴雨洪水影响中断

  • 上半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同比减少11.6%

  • 千年之旅精英通关攻略大全

  • 哪吒汽车仰攻乏力,比亚迪降维“抽薪”

  • 上半年GDP30强城市洗牌:杭州再超武汉 南通合肥挺进前20

  • 多款OLED黑科技产品一同亮相“OLED Big Bang 燎原之旅”北京站

  • “双反”措施取消后,澳大利亚大麦重获中国市场

  • 维珍银河首次将私人游客送向太空 800余人还在等候

  • 2023年第二季度行业市场倍数分析报告

  • 港股的估值有多低?

  • 焦糖色素(食品级)商品报价动态(2023-08-11)

  • 东方精工(002611.SZ):在参展期间收获多笔意向订单,其中万德数

  • 遇见 包头金街

  • 最高净利翻10倍 国产化妆品企业上半年卖爆了

  • 盐城射阳:夜品书香,点亮文明实践“星空”

  • 传奇IP成盛趣游戏子公司 传奇IP中国大陆独占5年

  • 总投资90多亿医院突然申请注销:发生了啥?何以注销?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