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交所投资者互动易平台上,有投资者对京东方提问:近日听闻贵公司已研制成功生产OLED屏幕所需蒸镀机,打破日本公司垄断,不仅精度可与之媲美,同时还具备更多优势,请问该消息是否属实?
8月9日,京东方方面针对此消息回复:您好!不属实,谢谢!众所周知,京东方是我国在显示面板制造业中的Number 1,但蒸镀机隶属于产业链上游中的设备研制环节,故京东方对其有采购需求但并不涉及研发制造。
为什么业内会有关于OLED蒸镀机的谣传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OLED蒸镀机是OLED面板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卡脖子”技术,其就与半导体行业中的光刻机一般。
(资料图)
OLED制造中的“卡脖子”技术
作为先进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OLED显示产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会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2017年,我国面板“一哥”京东方开始量产OLED面板,但直到2020年,我国OLED面板制造产线中的关键设备-OLED真空蒸镀机仍然全部依赖进口。
2020年之前,OLED蒸镀机市场主要被日本佳能-Canon Tokki所垄断,据悉佳能所研发的蒸镀设备在作业时,可以利用摄像头追踪对准玻璃基板和用作像素模板的FMM,并能将误差范围缩小至5微米内。
同时,日本佳能还是唯一一家能够稳定供应苹果公司偏爱的水平沉积法OLED蒸镀机的设备公司。背靠着超精细的误差控制与OLED面板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偏爱,日本佳能当时的OLED蒸镀机曾一度供不应求。
据历史资料查阅显示,佳能的OLED蒸镀机会率先先交付给韩国的三星,然后是韩国的LG,最后才会轮到我国的面板“一哥”京东方,而这也是三星在OLED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OLED面板厂商在早期曾因OLED蒸镀机的垄断市场而导致发展不畅、成本增加,但在此种背景之下,我国科技行业往往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迅速打破空白。
打破垄断,国产化替代化加速!
2020年前后,我国“中山凯旋”、“合肥欣奕华”、“合肥莱德”等企业先后宣布研发出了真空蒸镀机,虽然都还只是在低世代的产线中实践,但对于我国的OLED面板厂商而言,有和没有完全是两回事。
随着我国国产真空蒸镀机的批量出货,国内的TCL华星、深天马和维信诺都开始陆续实现了OLED面板量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的OLED面板产能占比已达到45%,韩国的OLED面板产能占比则从此前的九成跌至55%。
2021年,合肥欣奕华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硅基蒸镀机成功导入客户量产线并完成全彩点亮,国内蒸镀机开始跻身世界科创舞台的中央。目前,合肥欣奕华紧锣密鼓开展的用于光伏新能源电池生产的第三代机型——钙钛矿蒸镀机也已完成研制并交付客户使用,针对OLED显示的高世代线(8.5代)蒸镀机核心部件,欣奕华也表示公司已布局研发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京东方研制出OLED真空蒸镀机,官方:不属实!
-
8月9日基金净值: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最新净值1.3435,跌0.4%
-
正荣地产预期上半年录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4-16亿
-
人民日报记者探访河北涿州:生产生活秩序正有序恢复
-
古纤道(834677):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732.42万元,同比增长379.73%
-
墨西哥首次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全球车企已扎堆去设厂
-
在TMT里披巾斩棘“黑马”基金经理,今年以来收益超40%!
-
离开Baby后,他直接不装了?
-
连魅族也开始放弃自研芯片了?造芯片为什么会这么难?
-
北京将迎全市性降雨天气
-
太原市今年新增市场主体5.8万户
-
欧阳修、苏洵如何修家谱?“宝树繁花——巴蜀家谱文化展”开启
-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ST美谷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
大中午市区“炸街”,厦门一车主被罚5000元
-
促进沪滇协作,昆明·磨憨上海企联专场宣介会在沪举办
-
十部门联合发文加强论坛活动规范管理,论坛活动名称不得随意冠以
-
7月份广东CPI、PPI环比均由降转涨
-
8月9日天房发展涨停分析:天津自贸区,天津国企改革,房地产概念
-
黑龙江穆棱河湖北闸站12日将出现洪峰
-
东京股市小幅回落
热点图集
-
1河北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I级响应
-
211金3银1铜!温州健儿交出大运会闪亮成绩单
-
3捷昌驱动: 公司的线性驱动产品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属于新的应用领域,公司在储备相关的技术和人才,
-
4诉说无罪的叙事诗 异世界幻想史诗《千年之旅》公测
-
5贵州部分水泥厂商逆势上调出厂价 业内称下半年水泥价格回升阻力仍不小
-
6国民手游逆天寒:开测一月攻占了全国90%的网吧
-
7基本面没那么糟!航运巨头看到“复苏迹象”,集装箱运价有望上涨
-
8「双色球」15年老彩友自选+机选拿下34.5万元大奖!
-
9陕西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最新2023 陕西企业职工养老金怎样计算的
-
10MPV加价提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自主品牌成为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