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当公募基金超越银行理财
发布日期: 2023-08-11 09:00:41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相关资料图)

□记者 胡杨

居民投资理财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近期,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相继披露半年度行业数据。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约2.31万亿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境内144家基金管理公司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27.69万亿元。

考虑到两者的客群主力均为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规模超越银行理财,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居民金融资产投向偏好的新趋势。

过去一年,受市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经历了两轮较为集中的破净。今年以来,随着债市回升,银行理财市场逐渐走出“破净潮”的阴霾,迎来市场回暖。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银行理财市场的破净率仅为3.54%,与2022年12月末的23.89%相比,可谓降幅显著,破净产品数量同步从8983款下降至1415款。

尽管债市回暖让主要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显著“复苏”,但仍有部分产品处于破净状态。据普益标准统计,单就6月而言,月内累计净值发生破净的产品数量达1639款,较5月增长15.83%,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财投资者信心的恢复。

相比之下,虽然公募基金在市场震荡下同样分化明显,但由于“基民”的风险偏好相对更高,对净值波动的容忍度也更强。机构调研数据显示,在2022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20.76%、中位数-21.01%的背景下,仍有近六成受访“基民”期望2023年获得10%-20%的回报,另外还有15.25%的“基民”希望能斩获20%以上的收益。

公募基金风险收益更高,与“基民”更高的风险偏好能够相匹配,合理范围内的净值波动较难引发较为集中的赎回,且在市场调整的大环境下,公募基金也不乏亮眼表现。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收益率均在60%以上,其中收益率最高的达96.45%。

由此看来,银行理财目前亟待解决投资者适配问题。普益标准研报认为,过往多年的“保本保息”特征,让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生了“存款替代”的惯性认知,这使得银行理财客群的整体风险偏好较低。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4.31%。

然而,随着行业净值化转型的完成,银行理财实现了从“保本保息”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向浮动收益的净值型产品全面转型,但大部分投资者仍未改变“银行理财是确定性较高的产品”这一传统认知,尚未做好预期和理念上的转换。因此,要想推动银行理财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化解“银行理财的市场化风险投资特征与存款客户追求绝对收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纠正行业转型背景下理财产品的特征变化与投资者固有需求定位存在的偏差。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记者观察:当公募基金超越银行理财

  • 隋炀帝的真相pdf

  • 廊坊市市交通运输局:全面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 辞职了五险就浪费了吗 辞职了五险

  • 市场再现缩量调整 地产、银行下挫 影视股爆发 震荡市如何踏准

  • 仙琚制药(002332):股价成功突破年线压力位-后市看多(涨)(0

  • 芥菜的营养是咋样的

  • 上海城投不动产研究院正式揭牌 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等

  • 松花江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

  • 销量不佳,图片报:罗伊斯所创立的运动饮料品牌逐渐下架

  • 欧科亿:8月8日融资买入251.1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7053.46万元

  • 蔚能电池新增AI软件开发业务

  • 独家 | 碧桂园已筹备债务重整 近期启动相关程序

  • 厚普股份:连续5日融资净偿还累计774.69万元(08-10)

  • 松花江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

  • 广东湛江:务实举措令人赞赏

  • 电脑因出现问题而重新启动.请按一下按键(问一下有关于ucomo外链

  • 搜索量暴增2000%!“十一”或将迎来大爆发?

  • 五常市遇强降雨 对五常大米有何影响?

  • 听说过“猫头鹰幼儿园”吗?照顾这些幼鸟的“超级奶爸”是……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