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赤日炎炎,烈日当空。眼下,北京市粮食作物创新团队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班丽萍正带领团队,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下坡店村指导村民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玉米穗期的主要害虫。
“一旦发生病虫害,就可能会导致减产,通过专家一对一的指导,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和治理病害和虫害,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如何预防病虫害发生的田间管理技术,我们打心里感谢这些专家们。”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下坡店村的种植户刘海东说道。
近年来,班丽萍教授团队通过大量田间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植物和微生物农药,优化了防治方式,实现了对鲜食玉米蛀穗害虫的高效精准防治,同时节约了防治病虫害的成本。
鲜食玉米是指在乳熟期收获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嫩玉米,是一种集粮食、水果、蔬菜为一体的经济作物,分为糯玉米和甜玉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蛋白质,因此备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营养丰富的鲜食玉米越来越多地走向百姓的餐桌。然而,人们爱吃,虫子也爱吃,在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害虫的侵袭难以避免,它们会争先恐后来尝鲜,给农户造成不小的损失。这些害虫很狡猾,为害往往很隐蔽,加之防治还要考虑玉米上餐桌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对农药使用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使得鲜食玉米的害虫防治工作难上加难。”班丽萍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作为北京市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岗位专家,班丽萍带领团队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最终研发出一套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鲜食玉米穗期害虫绿色防治技术体系。
班丽萍介绍,这种技术体系具体为:通过“双诱”灯诱、性诱的方法诱虫,结合“以虫治虫”的方法,于穗期害虫羽化产卵高峰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同时,配合生物农药,以及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解决穗期害虫防治难的问题。
数据显示,该技术体系可以有效控制玉米穗部的虫害发生,降低蛀穗率达15%-20%,每亩商品穂可提高50-100穂,每亩经济收入可提高100元以上。目前,北京京郊鲜食玉米的推广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万亩,该项成果的规模化示范,给广大京郊玉米种植大户吃上了“定心丸”。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张泽华表示,北京市粮食作物产业技术体系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岗位专家开展的这些工作,积极响应了国家关于绿色植保和农药化肥“双减”政策方针。在技术研发理念上保持了先进性,在技术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创新性,为鲜食玉米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尽量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保证鲜食玉米产量和品质,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为玉米种植户丰产丰收保驾护航。(记者 马爱平)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卫士”为玉米丰产保驾护航
-
河北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人才
-
1台机器,院长回扣1600万!
-
山东1市市政府,发布人事任免
-
比亚迪的证明题,和中国汽车的必答题
-
纳指跌1.17% 英伟达跌4.7%特斯拉跌3%苹果跌0.9%
-
民政部印发紧急通知:全力做好受灾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
-
“掌舵人”离职,OPPO IoT业务何去何从?
-
亿咖通科技美股跌9.49%
-
探访韩国仁川的宗教建筑物
-
光环新网与中科曙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男子当天没喝酒却被查出酒驾,被扣12分,“隔夜酒”要留意!
-
会展行业全面复苏 2023年中国展览行业现状
-
“卡努”11日晚进入东北!影响区与黑吉两省受灾区域高度重叠!
-
中央财政紧急预拨10亿元支持国家蓄滞洪区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
-
传言快递员跑路,加盟商逃离,韵达为何越努力越不幸?
-
1.8折甩卖幼教资产,威创股份为何放弃主要利润来源?
-
“全绿色”审批模式助力项目快速落地
-
江西铜鼓:红色帮教拉回“问题少年”
-
新型城镇化板块盘初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