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责任编辑:车丹清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节令之美·立秋丨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
台风“卡努”将给东北带来明显降雨 如何防范?
-
2023广东广州市黄浦区穗东街道专职组织员拟聘公示
-
大辽国到底拥有多少军队,为何能够力压宋朝,称霸东亚!
-
什么是物理内存和运行内存
-
中资美元债新一轮配置窗口或已打开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收入持续增长
-
近万艘渔船出海!江浙开启伏季休渔后“第一捕”
-
“夏季行动”第二次集中收网行动告捷 抓获嫌疑人750多名,捣毁
-
隔膜式与液驱式,哪种压缩机会更适合“撬装搭配”?
-
一个超级危险的信号……
-
棉纱询价小幅回升 纺企接单底气或不足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中国证明世界遗产保护可以与旅游业发
-
深圳:建设全球跨境电商快邮集散中心,支持综合保税区等区域建设
-
15.8亿美元!美国开出史上奖金第三高彩票
-
瑞银集团据悉将裁减瑞信三分之二的亚洲投资银行家
-
“清道夫”联手“蜘蛛侠”
-
今日医药板块重挫 但多只文体娱乐主题基金逆势上涨
-
金属&新材料周报:非农持续超预期回落 金价有望回升
-
《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发布,基层将全面提供两慢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