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熟人社区”温馨便民
发布日期: 2023-08-11 23:58:47 来源: 中国城市报

加装电梯后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雅社区俊雅花园小区一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千灯湖中央活力区景观。

“在方圆84.16公里的土地上,服务人口超百万。有城市、农村、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既有本地居民,也有‘新桂城人’,还有大量‘新广佛人’……”说起桂城的特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钟强勾勒出一幅“社会百态图”。


【资料图】

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桂城街道“移民城市”的特征日趋突出,这增加了当地基层治理的难度,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桂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手段,不断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探索出一条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俊雅花园是桂城街道桂雅社区最大的小区,有68栋楼、109条梯,楼龄超过20年,常住居民超过5000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呼声日渐增加,尤其对于住在较高楼层的老年人来说,电梯成了刚需。

然而,一台电梯的成功安装往往需要“闯”过业主意愿征询、复杂的审批流程、建设资金分配、后期维护保养等重重难关。就一个小区而言,啃下这些“硬骨头”绝非易事。

“会不会影响采光?”“是否影响正常出入?”“会不会产生噪音?”……加装电梯的提议一出,异议随之而来。寻求楼栋内民意的“最大公约数”,是俊雅花园要迈出的第一步。

如何协调、平衡各方利益,求得民意的“最大公约数”?在此过程中,居民的“熟人”——通过居民选举产生的楼长是关键人物。

凭借熟悉居民和社区情况的优势,楼长向上对接社区资源,向下团结小区居民,为社区和居民之间架起了互通桥梁。在楼长与其他热心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的疑虑被逐渐打消。

与此同时,社区党委、小区物管主动介入,召开数场协商会,各户业主各展所长,参与主导设计电梯位置、改造楼道、把关电梯材质、监督资金流动、合同签订等每个环节。“硬骨头”终究被啃下了。

在俊雅花园59栋楼长陈逵看来,加装电梯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整个楼道的居民都因为加装电梯这个项目变得亲近了很多,凝聚力更强了。”陈逵感叹道。

事实上,俊雅花园小区的相关实践,正是近年来桂城街道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的缩影。

2017年,桂城街道以创建“熟人社区”为契机,组建楼长队伍,并依托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顺利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目前,桂城街道已在149个生活小区推行楼长制,培育了一支共有2142名楼长的服务队伍,建立了1400多个楼道微信群,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回应居民关切。

创建“熟人社区”成为社区治理的“减压阀”。“我们将居住在各个楼宇中的党员骨干、热心居民选为住户依赖的‘熟人’——楼长,特别是抓住党员骨干为核心这个基层治理的关键,就能在一个社区出现问题时,依靠党组织、党员骨干的力

量去解决,让楼长代表群众参与社区各项公共事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钟强说。

搭建多方沟通新平台

同德社区桂华丽景小区是桂城街道典型的无物业老旧小区,始建于1994年,“垃圾围城”一度让居民苦不堪言。小区曾经历物业公司经营不善撤场、成立业委会却自动解散、物业公司暴力催费等各种问题,多年来处于治理真空状态。

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2014年,桂华丽景小区开展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由5位具有社区权威和奉献精神的居民组成了桂华丽景小区第一届自治小组。随后,在此基础上又成立桂华丽景党支部。

党支部成员及自治小组组织卫生监督员巡查小区,组建各类社团,发掘楼长骨干,把小区的意见领袖转变为楼长;楼长与楼道居民一起制定本楼道的《楼道公约》,协调车房产权纠纷,协调停车位纷争……扎实开展“创熟”工作以来,自治成效获认可,小区旧貌换新颜。

桂城街道创建“熟人社区”工作经过10余年的沉淀积累,如今,社区党委还积极指导各社区成立以“熟人”为主力的自

治小组、街坊会成员协商解决小区事务,让居民切实参与到社区建设与治理中,实现了从政府自上而下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转变。

除了自治小组,街坊志愿互助会也是桂城居民耳熟能详的团队。互助会帮助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旧楼加装电梯,提升小区环境卫生,化解邻里纠纷,加快新市民融合。

为解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3个主体沟通及对立问题,桂城街道探索成立街坊志愿互助会。街坊志愿互助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逐步建立起“社区党组织统筹—居委会主导—居民自组织协同—物管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了可持续的社会协商治理与共治机制,让“熟人社区”有了持久的生命力。

由于建立时间较早,翠颐社区颐景园小区设施逐渐老化,居民与物业之间矛盾不断。为此,社区党委引导热心居民成立颐景园街坊志愿互助会。无论是是业主还是租户、户籍人口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可以加入,尽情表达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和诉求,参与社区具体工作。在街坊志愿互助会的帮助下,如今,小区管理规范了,环境好了,搬走的老街坊又回来了。

截至今年5月,桂城街道共培育街坊志愿互助会72个,发展互助会成员2673名。

两新组织焕发新活力

桂城千灯湖中央活力区是南海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在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汇聚了20家大型商场、37幢商务楼宇、近4000家商户、14万名从业人员,16幢年纳税量超亿元的“亿元楼”,经济十分活跃。

然而,繁荣背后烦恼也不少。“各类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规模差距很大,人员进出也很频繁,管理起来十分困难。”钟强坦言,这一现象曾经让南海区和桂城街道困扰不已。

破局从2020年开始,桂城街道推进商圈党建体系建设,开辟专门阵地、配备专职人员、配套专项经费,在组织覆盖、阵地建设、党员管理、规范提升等方面逐一破题。

其中,千灯湖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是桂城街道推进商圈党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该中心于今年7月启动,是桂城首个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也是党建引领下的两新组织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

据钟强介绍,千灯湖商圈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党建文化展示区、24小时政务服务区,将提供党务工作及法律法规咨询、商圈区域党课,开展主题党日和片区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开设消费维权服务点,提供政策宣讲、政务服务等。

“城市加油站”也是桂城街道推进商圈党建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包括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在内的大量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党建新的重要领域。

为激发新就业群体推动发展的新活力,桂城街道千灯湖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休憩之所——“城市加油站”,站内设施一应俱全,为市民群众以及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日前,在南海区万科广场篮球场旁的一间小屋里,外卖骑手小李刚用完午餐。“这里有免费的热水,还能免费为手机充电。平时跑单跑累了,我们还能在这里歇歇脚、吹吹空调。”小李欣喜地说道。

这间造型别致的小屋便是前不久桂城首批启用的“城市加油站”之一。以桂城的大写字母缩写“GC”作为外形设计参考,采取钢结构、铝板等高质量材料建成。建筑体块互相咬合,向市民展现了互助的精神理念。(图片由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办事处提供)


■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灿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熟人社区”

  • 河南义马:“最美退役军人”为园林工人送去“清凉”

  • 特一药业(002728.SZ):目前新宁制药共拥有原料药批文66个,主打

  • 精测电子:截至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10,713户

  • 现代煤化工产业如何健康发展?

  • 里程碑!国内首个90MPa级轻量化液氢汽化器通过液氢试验

  • 广州北站东广场安置区车位选取活动公告

  • 四大行全力支持防汛救灾 确保金融服务不断档

  • 《永劫无间》联动2B小姐姐,大量和谐引不满,网友:不如创意工坊

  • 小米5手机摄像头是什么型号

  • 金龙鱼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1187亿元

  • 中标 | 近12亿元!4个氢能车及燃料发电系统采购结果公示!

  • 成都大运召回部分4×2纯电动厢式运输车

  • 国产手机普及24GB大内存!最高兴的是App开发商?

  • 郑州男女篮省十四运会青少年竞技组篮球乙组比赛分获冠亚军

  • 潮玩沙雕

  • 格科微:公司副总裁暨核心技术人员CHAOYONG LI辞去相关职务并办

  • 电脑提示0x0000003F蓝屏修复方法

  • 国金证券:海外车企下半年电动化进程加速

  • 华恒生物:拟回购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公司股份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