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他?
发布日期: 2023-08-10 08:01:18 来源: 中华网热点新闻

曹睿是曹魏第二位皇帝。古往今来人们对魏明帝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

曹魏侍中刘晔就有"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的评价。


(资料图片)

王沈《魏书》则有"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的评价。

孙吴陆逊则有"(叡)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于(曹)操时"的评价。

总体来看,古代史家对曹叡多有褒崇。

后世人多认为他平庸无奇。就文治或武功而言,他虽较祖父曹操、父亲曹丕、叔叔曹植逊色,却也多有可圈可点之处。

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则有"明帝继立,荒淫奢侈,朝政更坏",蔡东藩则有"奢淫无度,违理蔑伦"等"差评"。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曹魏第二位皇帝曹叡的执政能力究竟如何呢?

1、大权独揽

魏明帝即位初,就大力强化皇权:"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四位辅助大臣,曹睿陆续把曹真、司马懿、曹休三位调任边疆,只留陈群待在京城,使得辅政大臣形同虚设。不动声色之间就将人事、军权、国家各项政务的处置等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2、崇儒重教

曹睿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儒家经典教育。他于太和二年六月颁诏:"尊儒家学说,倡学术研讨之风,乃国家实行王教的根本。但近来有些儒官很不称职,像这样何以传播圣道?惟有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上来的博学之士,才可以担任侍中、常侍这样的要职。今特告天下:今后向朝廷举荐的良才必以通晓儒家经典为先决条件。"

3、重视刑法

曹睿注重法理,他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又下令删简死刑条款,减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财赎罪;减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曹睿常说:"审理公案,关系天下人的性命,不可不明察公断。"因此,每逢审断重大案件。他常亲自前往听讼观审。

4、优礼元老重臣和贤士

魏明帝优礼大臣,对年纪老迈、行动不便的钟繇、华歆等重臣,他特意下诏规定:"朝见皆使载舆车,虎贲舁上殿就坐。"他重视贤能之士,多次下诏征贤士管宁入朝。并对地方官吏的接送,做出明确规定:"其命别驾从事郡丞掾,奉诏以礼发遣宁诣行在所,给安车、吏从、茵蓐、道上厨食。"

5、鼓励进谏,虚心纳谏

曹叡鼓励臣民上书,对皇帝的过失进行劝谏:"有可以补朕不逮者,各封上之。"对吏民的劝谏,魏明帝大多亲自认真审阅,"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

6、军事处置得当

曹睿综合考虑蜀汉、曹魏国力后,派曹真、司马懿等,对蜀、吴的侵扰,制定以防御为主的战略。使中原地区基本再未遭兵燹之祸。

曹睿的优点是善为军计、明察断狱、比较能容人直谏。曹叡容忍别人的直言、不杀谏臣方面,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见的。

曹叡的缺点是奢淫过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自三公起朝中大臣几乎都曾上书予以劝谏,史载"直臣杨阜、高堂隆等各数切谏。"曹睿都不理会。

还有一个重要的失误,就是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方面。

结语:

简而言之,曹叡虽然年轻,却表现出惊人的成熟与睿智,对帝王之道了然于胸,无论是内政外交、处理民政、选将用人,都做到了无懈可击,滴水不漏,是一位深得民心的英明之君,让吴蜀两国都感到了更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曹睿是个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他?

  • 基金同智(基金同质化竞争的优缺点)

  • 无限极李惠森:以用户为中心

  • 姜淮海李一星(姜淮海)

  • pps游戏中心官网(pps游戏)

  • 菲达环保:控股子公司紫光环保签署7.86亿元重大合同

  • 百思买(百思买官网)(1)

  • 诺基亚股价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 英伟达H100涨到4.5万美元?已经有企业开始用它抵押融资

  • 行业有望迎来业绩改善和估值修复 财富管理ETF(159503)午后跌

  • 教育部:“银龄讲学计划”2023年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

  • 核心设备实现100%国产化率 16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南通海门交付

  • 低碳厂房里的“资本科创盛宴”新兴产业项目数占一半

  • 大型三坐标测量机中标结果公告

  • 河南省审计厅公布近百亿灾后重建资金出问题 善后不能止于整改

  • 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开始/结束时间

  • 【财经分析】建设“小而美”的柜台债市场 商业银行可以做什么?

  • 罗文江任吉安市委书记

  • 门头沟牺牲干部熊丽:7月29日,她退掉回乡车票……

  • 对话庄家翡翠:如何用慢节奏内容开拓线上高客单价市场?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