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更好服务科研?院士专家妙论科学智能
发布日期: 2023-08-12 06:20:48 来源: 新华社


(资料图)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最大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总是有新东西出来,每次都有惊喜”……

8月10日至11日在京举行的2023科学智能峰会上,来自国内多个研究机构的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展望人工智能发展,探讨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今年3月,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也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安排。

“AI for Science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院士表示,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推动走向“平台科研”模式,需要解决不同科研领域的共性问题,需要共建基础设施,包括基本原理与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型与软件、高精度高效率的实验表征方法、替代文献的数据库与知识库、高度整合的算力平台——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四梁”。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也在赋能工业应用的实际场景,将在材料科学、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药物研发等方向上带来变革——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N柱”。

人工智能求解薛定谔方程、人工智能求解控制论方程、人工智能加速分子模拟、人工智能预测蛋白结构、人工智能赋能药物和材料设计……“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正加速走向创新前沿。

“创新有很大的偶然性。”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认为,“ChatGPT的核心是Chat,是开发者理解了这样的一个技术(GPT)可以跟Chat搞在一起,才有了了不起的产品。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让AI有一次巨大的进步,即 Science for AI,这也是我的期待。”

“最大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总是有新东西出来,每次都有惊喜,这让人非常振奋。”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主任汤超院士表示,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得益于科学,从整个信息技术领域到芯片,底层的科学其实很早以前就经过很多年的积累才发现。现在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发展到一个阶段来帮助科学进步。

“创新就是完全别人没有想到的一个新发现、新的发明在你的脑子里冒出来了,这叫真正的创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多媒体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铁军认为,我们应该做的是怎么去用好最新的技术平台工具,去做真正的科技创新。

2023科学智能峰会是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设置了10余场深度研讨的学术分论坛,由中关村论坛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主办,旨在搭建科研突破、技术培育、人才交流的共建共创平台,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创新效能。(记者胡喆)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如何更好服务科研?院士专家妙论科学智能

  • 长江计算发布四款全新升级场景化算力方案

  • 折叠屏大屏引领之作 三星Galaxy Z Fold5展现硬核实力

  • 新增78个出境团队游目的地 多家旅行社上架产品 预订火热

  • 10.6亿元!一项临床前siRNA资产被收购

  • 聚焦“三微”“六位”建设幸福株洲丨我市养老“床位”和育儿“托

  • g3220和i3 2120(g3220和i3哪个好)

  • 官方回应乡镇多人持棍进村杀狗 他们见狗就抓来乱棍打死!

  • 文一科技(600520.SH)拟出售中发(铜陵)100%股权 将造成约1.1亿至

  • 不只零排放,还能净化空气——广汽丰田“未来(Mirai)”体验记

  • 北京洪涝受损车辆约1.7万辆 保险定损理赔已完成65%

  • 大连市普兰店区总工会开展城市骑手平安关爱行动

  • 老照片背后的索道故事丨“走钢丝”的“姜大胆”

  • 无敌海景、极致浪漫!深圳首个滨海婚姻登记处在南澳月亮湾启用

  • 哈投股份(600864.SH):大正集团拟以集中竞价减持不超2%股份

  • 中国平安全力应对台风“杜苏芮”所致多地暴雨洪涝灾害 累计接到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易鹏飞决定逮捕

  • 浙江:8月-11月底,开展上门清查工作

  • 什么是相位对焦(什么是相位)

  • 三鑫医疗(300453.SZ)获得血液透析浓缩液注册证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