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记者 周润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节令之美·立秋丨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
祥鹏航空昆明至曼谷往返国际航线将复航
-
动起来
-
近10日10家公司获高管增持
-
苏丹首都圈地区战火持续 大批民众被迫撤离
-
建筑装饰板块快速拉升 深水规院涨逾14%
-
中央气象台:“卡努”北上将影响东北 江南华南立秋后雨水渐多
-
广西长洲船闸积分制试行首日:最快75分钟过闸
-
我没k是什么意思
-
太原富士康怎么样 山西太原富士康怎么样
-
房地产开发板块早盘下跌 华远地产跌超5%
-
俄空天军发射一枚“联盟-2.1b”中型运载火箭
-
正海生物:种植牙集采有望拉动口腔种植需求增长,公司有信心持续
-
宝钢股份与中石化、壳牌、巴斯夫达成四方CCUS项目联合研究协议
-
基层 | 将知产保护知识送进园区和高校
-
彩讯股份(300634):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
-
统计局:7月CPI同比下降0.3% PPI同比下降4.4%
-
力星股份:公司主要专注于滚动体制造业,我们将着力于新能源汽车
-
德力股份屡败屡战: 此前多次定增仅1次成功 光伏玻璃项目能否达
-
历史上的第二个女皇帝 比武则天还厉害 你知道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