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10日电题:这里的牧民爱奖状
新华社记者于长洪、于嘉、彭源
八月上旬,内蒙古草原碧绿如海,牛肥羊壮。经营“牧家乐”的乌尼尔其其格穿着新衣,正向几位远道而来的游客展示自己装修一新的家。
(资料图片)
客厅一角的玻璃柜前,人们停下脚步。只见柜中整齐地摆满金色奖状、红色证书和各类奖杯,上面写着致富带头人、“美丽庭院”示范户、优秀党员中心户和巾帼文明志愿者等。
“这些荣誉有我的,也有女儿的。我们全家都很珍惜。”这位48岁的牧民说,“看着它们,就觉得满身干劲儿,还要再努力、再奋斗。”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采访时看到,不少牧民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摆放奖状、证书、奖杯和奖牌。他们表示,大家在生产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力争上游,把家打理好,把生产搞好,把孩子教育好,把邻里关系维护好。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得荣誉,是牧民们最看重、最高兴的事。
走进宝格达音高勒苏木额勒苏台嘎查牧民布仁巴依拉的家,一面墙上贴满他的女儿新苏乙拉的奖状。记者看到,这些奖状中,有少儿绘画创作大赛金奖、英语作文大赛一等奖、学校速算比赛第一名、优秀少先队员等。
说起女儿新苏乙拉,41岁的布仁巴依拉满脸自豪:“孩子争气,我们作为家长也觉得光荣。”有一次,女儿在学校的朗诵比赛中获奖,孩子站在台上自信地捧着奖状,他坐在台下激动地眼含热泪。
邻里乡亲都说,孩子这么优秀,离不开家庭熏陶、培养。新苏乙拉三四岁时,就喜欢拿家里的书,软磨硬泡地让大人给她读。再长大些,她常跑到隔壁大爷家,从满柜的藏书中选书读。上了小学,女儿对诗歌散文朗诵着了迷,家里就拿出1000多元,让孩子参加兴趣集训班……
在内蒙古,镶黄旗有着崇文重教的浓厚氛围,并享有“博士之乡”的美誉。全旗3.1万人,而取得博士学位的达60多人。
宝格达音高勒苏木敖恩格其嘎查牧民格日勒其木格家的书柜里摆满奖状和奖牌,其中大部分写着女儿莫丽美的名字,也有几件是“卫生家庭”“和谐家庭”“致富能手”等荣誉证书。
格日勒其木格说,除了学习成绩,她和丈夫还重视孩子的课外教育,积极带孩子去当地素质教育基地学习、体验。
在巴彦塔拉镇呼尔敦高勒嘎查,有一处由当地人、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芒来创建的素质教育基地。记者看到,教育基地展厅内陈列着芒来从小学到博士期间的奖状、证书,以及科研论文和专著等。
“很多牧区孩子参观后深受鼓舞,并立志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见到记者时,芒来欣慰地说。
镶黄旗教育局局长赵日格图说,近年来,全旗着力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完)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乡村振兴)这里的牧民爱奖状
-
全新文旅宣传片昨向海内外发布
-
键凯科技:目前公司海外客户项目中已有3个完成III期临床,其中一
-
古越龙山:上半年净利8996.16万元 同比增0.09%
-
公主岭市开展“青鸟归巢 感知家乡”青年人才家乡行暨高校毕业生
-
北京:强化用户信用管理 整治共享单车停车秩序
-
上半年江西能源供给保障有力
-
7月份岳阳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 环比上涨0.2%
-
中金:判断猪企现金流消耗或达临界点 产能或加速去化
-
Mysteel日报:镁市秉持坚挺暂稳态势
-
河北部署启动受灾大学生排查救助工作
-
高粱米美食做法简单好吃 高粱米做的小吃
-
陕西宁陕: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
快手展示全模态、大模型AIGC解决方案和AIGC数字人产品
-
全国首批试点何以再创新?江苏打造“幸福夜集”文明实践新场景
-
何惧张本美和!王楠女儿7岁女儿夺冠,曾拜师孙颖莎,刘国梁欣慰
-
社区团购迎来新对手,大战卷土重来?
-
喀麦隆发生一起客车翻车事故 致9死30伤
-
铜加工龙头股全名单出炉了(2023/8/10)
-
信用卡还款后可以马上刷吗 刚刷完信用卡可以马上还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