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做最美的追光者
发布日期: 2023-08-30 17:19:21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太真实了,一下子梦回我的高三时代。”

“你有过执着的梦想吗?你认真对待过它吗?这部剧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对待梦想的努力。”

“这部剧治愈了我的教育焦虑,让我找回了从教的热情。”


(资料图片)

兼具口碑与热度,由教育部有关司局指导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6月29日在CCTV-1黄金档甫一播出,就取得了上佳的播放成绩,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第一,多方平台数据榜单蝉联第一。外表放荡不羁但内心热爱教育事业的麻辣教师郝楠,带领一群性格迥异的高三学生克服困难、找寻梦想、追求梦想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师生和家长。

“这部剧将宏大叙事和精细表达结合,虽然是写家庭、学生、老师,但同时也贴近我们时代的主题、社会的热点、百姓的关注,提升了教育教师题材影视剧的标准,让更多的人一起追光。”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说。

8月21日,教育部召开教育教师题材电视剧《追光的日子》交流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总结教育教师题材创作和播出经验,为今后此类题材的创作提供有益借鉴。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电视剧《追光的日子》主创、出品方代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校长代表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点燃那道光:真实描摹教育人间烟火

谁也没想到,主旋律的教育教师题材剧《追光的日子》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召集人夏晓辉用数据分享《追光的日子》在总台播出的成绩单,据CSM全国网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1.02,平均收视份额5.03,最高单集收视破1.4,单集最高份额7.2;且在CCTV-1黄金档播出期间,平均每天到达人数2600万,全剧累计触达人群2.1亿。

为什么成绩单如此亮眼,在夏晓辉看来,《追光的日子》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细节的塑造,“从郝楠的花衬衫、鼻梁上越来越淡的疤痕,还有每出场必捅娄子的爸爸,每个细节都勾勒得无比生动鲜活,构造出了人物关系,也起到了共情共鸣的效果”。

“这个剧的特点就是非常真,为了达到真的效果,我们的编剧走访了许多学校和家庭,通过长达数月的观察体验,提炼出不同家庭备战高考的真实历程,打磨出充满烟火气的角色和故事,主创们用肉眼可见的真诚释放了真实的力量。”作为本剧的出品方,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完美世界影视负责人曾映雪由衷地说。

手机是10年前的翻盖手机,教材是10年前的课本,还有堆满试卷的书桌、父母送考的场景,尤其是女主任真的爸爸和众多的家长一起穿上紫色的内裤,谐音“指定行”,有的妈妈还会穿旗袍,谐音“旗开得胜”……都让人“梦回10年前的高考”。

“一部作品,只有自己真相信,观众才能相信,只有自己感受到这份真,观众才会被这份真诚打动。”《追光的日子》导演韩天表示,为了做到这份相信和真实,剧组的“服化道摄录美”各部门都在寻求一种有“毛边儿”的生活,在人物塑造上也没有一味地追求简单的正确,而是力求人物形象的立体丰满。

“比如全剧最主要的人物郝楠,他的确是所有学生心中的一道光,但是这道光也留过长头发,脸上有挂过疤,时常显露出一丝狡黠;李亚玲老师虽然全心投入教学,但也难以克服自己急躁的性格;正是这些人物身上的‘毛边儿’,让我自己,也让观众更加相信,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这些故事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韩天历数这些角色的“毛边儿”,坦言自己的野心——突破常规的青春校园剧,讲述人生百态和人间烟火。

“许多细节都非常真实,包括怎么安检、怎么拆密封的试卷,以及答题卡的样式都是完全真实的,代入感非常强。”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孙海波看来,这部剧在教育教师题材上很有创新性,从平凡的生活里面提炼出每个人的真实写照,为接下来怎么讲好教师和教育的故事打开了一个新的格局,“剧里的主角是不完美的老师,还有不完美的学生,这部剧讲述了他们共同成长、追光逐梦的故事,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成为那道光:还记得那些好老师吗

不同于以往的青春校园剧,《追光的日子》是以一位教师的视角和观察展开的剧,是写给教师的剧。

作为本剧的主角,郝楠老师人如其名,真的“好难”,不仅自己有一段沉重的过往,还要面临高三14班的一堆糟心事。

谈及塑造“郝楠”的心得,演员郭京飞表示,创作一个文艺作品,首先要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相信郝楠的每一句台词,因为他也有这样的老师,“他在我最迷茫的时刻拉了我一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所以我非常感动能够演这个角色,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表演将这份爱传递出去”。

无独有偶,韩天也谈起了自己创作的动力就是高中时代的数学老师。他回忆道,在自己高中最叛逆的时期,这位老师给了自己最朴素的鼓励和肯定,让他重新拾起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一个好老师是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生的,我希望这部剧也能让大家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点燃自己,付出身心的了不起的老师们”。

谈及教师话题,交流座谈会仿佛变成了“回忆老师”现场会,出自教师世家的总制片人李峥从小是看着姥爷、妈妈上课长大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从迷茫到清晰,从悲观到乐观,从孤岛到清澈,都需要一束光来照亮,而郝楠就是这束光,他不仅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普通老师,还是一个灵魂导师和人生导师。”

当然,尤为可贵的是,这些人生导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面孔,在《追光的日子》中,观众看到了不同教师成长的不同样态。有温柔恬静的心理教师白洁,也有严肃刻板的班主任李亚玲,有勇于革新的理想主义者,也有无私奉献的务实主义者。

而这也正是《追光的日子》热度破圈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称“郝楠”是中国版的“马修”(《放牛班的春天》里的主角),也有人认为郝楠就是“差生终结者”。观众看到了“郝楠”的成长之路,看到了他如何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一步步走出低潮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个好的老师并不是天生的,他们都需要在不断地靠近光、成为光、散发光的过程中,渡人渡己,淬炼成金。”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杨江林看来,一个真实的好老师形象向社会传递了教育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为每个家庭带来改变的希望和能动性。

“许多老师都曾经给过我们温暖和帮助,这是我们创作的动力和激情,比起过去的教育教师题材,《追光的日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育教师题材优秀作品。其格局更大,视野更广,思考更深,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千家万户,让我们看到教育教师题材的百花齐放,也对教育工作者表示了最大的敬意。”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透露,接下来还要开拓选题和角度,出品更多的高质量教育教师类题材电视剧。

散发那道光:让每个人找到前行的方向

一部好剧,回味绵长。它不仅展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教师群像,也引发了持续深刻的热议。

在《追光的日子》出品方代表、优酷副总裁谢颖看来,《追光的日子》不仅是今年暑期档长剧集口碑里的最高分,也是优酷现实题材精品的新样本。“我们坚持做社会话题的正确引导,触及了一些普遍存在但又比较敏感的一些话题,如早恋、应试压力、心理健康等。但我们对这些问题没有回避,没有渲染,用恰到好处的分寸处理,然后让观众感受到了我们的真挚和诚意”。

这正是本剧特别设置心理教师白洁这个角色的意义所在,白洁的扮演者董晴表示,自己演了这个角色才发现原来国家这么重视心理教育,“学生在建立自己世界观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压力,作为心理老师,工作的难点可能就在于怎样让孩子放下顾虑,讲出自己的困惑。我希望看到这部剧的观众,都可以更好地正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马嘉宾深有同感:“这部剧探讨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而且涉及高考、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社会热点,更重要的是,它彰显正确的价值导向、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与国家倡导的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克服功利化、破除唯分数论的理念十分一致。”

作为教师观众,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班主任郅彤一口气看完了《追光的日子》,追完全剧,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是,郝楠老师去看望生病住院的徐老师,徐老师回忆自己的一个学生因为辍学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告诉郝楠,老师要陪着孩子一起往前走,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再难教的学生,也要想尽办法让他安坐在教室,给他希望,为他点起一盏灯。

“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因为它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也道出了我们身上的责任。”郅彤说。

同样对这个镜头印象深刻的还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什么是好老师的特质,不抛弃不放弃,陪伴他成长,这才是好老师。”

而这也正是本次座谈会为什么会邀请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原校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刘京海的原因。因为曾经的闸北第八中学就是《追光的日子》中的青云中学,是现实中的“差生集中营”。而刘京海硬是凭借努力,把排名垫底的“垃圾学校”变成一所“明星学校”,让所谓的“失败者”成人成才。

“教育者不仅要有爱,更要有智慧的爱。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是教不好的,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刘京海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说道。

不同的人群,从《追光的日子》看到自己的问题和答案。学生从中看到了青春的迷茫和成长,家长从中理解了孩子的所思所想,开始思考如何沟通更有效;教师从中明白了好老师的精神特质和成长样态……而这也正是创作方的心愿——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让每一个人学会在迷茫中迎接光明,在困境中找到方向,向着人生的目标前进。

“《追光的日子》这部剧既呈现了教育现实,又揭示了教育规律,塑造了以郝楠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时代教师形象。他们是现实生活中千万个好老师的缩影,是‘四有’好老师的体现。”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表示,教育与社会、国家、时代息息相关,要加强中国特色教育教师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研究,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关照生活,以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充分发挥文艺作品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作用,打造推动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文艺格局。

《中国教师报》2023年08月30日第16版

作者:本报记者 康 丽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教育路上,做最美的追光者

  • 贵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

  • 深读佛山|34所新改扩建学校9月“上新” 开学季来临记者探访部

  • 中元节不只是“鬼节”!中元节最大禁忌是什么?

  • 国际啤酒节开幕 哈尔滨联通携手中兴通讯助力通信保障

  • 每日三省吾身什么意思下一句(每日三省吾身)

  • 煤炭股震荡拉升!旺季来临 机构普遍看好后市煤价上涨

  • 阿尔法·罗密欧发布全新跑车预告图 售价超100万欧元

  • 闪电快讯|拼多多2023 Q2营收523亿 同比增长66%

  • 印痕

  • 红塔证券08月29日被沪股通减持369.43万股

  • 中远海特最新公告:上半年净利润6.43亿元 同比增长91.66%

  • 东方甄选淘宝首秀“翻车”:烟薯被薅羊毛,回应:红包标错,官方

  • 这个展览可以看历届奥运会火炬和奖牌,还不快来!

  • 东方集团:8月29日融资买入2390.2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5.08亿元

  • 综艺股份:8月29日融资买入392.33万元,融资融券余额4.35亿元

  • 一场蜀锦华服大秀在丽江地中海国际度假区惊艳上演

  • 国内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 多家旅游平台赴日游产品降温,部分游客被“劝退”

  • 键凯科技:8月28日融券卖出4855股,融资融券余额1.77亿元

热点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