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海洋热浪对一些海洋生物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珊瑚白化,威胁鱼类种群等。
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科技日报北京8月7日电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日报道,欧盟气候观测站的数据显示,7月30日,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气温上升至20.96℃,超过2016年3月创下的20.95℃的观测纪录,人们担心海洋升温可能会对地球气候、海洋生物等产生连锁影响。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近几个月也记录了类似的趋势。今年4月4日,NOAA测得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高达21.06℃,超过了2016年3月的21.01℃的最高纪录。今年8月1日,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气温为21.03℃。
气候专家指出,海洋热浪对一些海洋生物构成了直接威胁,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珊瑚开始出现白化现象,预计还会有更多影响浮出水面。海洋温度过高还会对海洋动植物产生其他影响,比如威胁到鱼类种群,从而破坏全球某些地区的粮食安全。此外,变暖的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更低,加剧了全球变暖的恶性循环。
英国雷丁大学气候研究主任罗温·萨顿称,海洋温度升高主要的长期原因无疑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随着燃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产生的温室气体不断在地球大气层中积聚,这种多余热量也将与日俱增。
此前,全球多地海洋温度也创下新高。NOAA的观测数据显示,上周北大西洋表层水域的平均温度升至24.9℃,创下历史新高。西班牙海洋研究中心的数据则表明,今年7月份,地中海的中位温度为28.71℃,打破了此前的观测纪录。
科学家们预计,当前厄尔尼诺现象最严重的影响将在2023年底出现,并在此后几年持续,这可能会使海水变得更暖。(记者刘霞)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创新高
-
长峰医院因劳动争议被强制执行
-
国家管网集团加强管段防护 确保油气安全可靠供应
-
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利
-
六部门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城轨维管公司召开“头雁
-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临澧创新“三四三工作法"探索医
-
外媒:Arm计划9月份赴美上市 苹果、三星、英伟达等将进行投资
-
赞!政府开放月,长宁这个社区的养老服务又上新
-
如果文物会说话|帅气又多金,神兽中的“高富帅”到底长啥样?
-
360董事长周鸿祎:坚持做一件事就能出成绩
-
三七互娱入股AI编程公司硅心科技
-
北京气象监测多个数据突破历史极值
-
区领导赴老港镇、惠南镇和宣桥镇专题调研现代化城区建设工作
-
云南2023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及缴纳金额调整 个人
-
微软:必应聊天将登陆Chrome、Safari等第三方浏览器
-
华为与小红书、京东健康等近40家平台企业签约鸿蒙生态合作
-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张东向接受审查调查
-
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民生作用 专家:针对性优化使用方式
-
网传碧桂园被催缴土地款,回应称已第一时间沟通各级部门推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