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节令之美·立秋丨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
12万余册/件实物版本和42TB数字版本正式入藏国家版本馆
-
粤剧南派“高台照镜”重现舞台
-
上交所将持续推进 REITs市场生态建设
-
地质灾害避险提示:不能上树躲避泥石流
-
台风路径为啥这么难预测
-
如何理解理财?怎么赚钱?
-
九县联发5条环微山湖主题旅游线路
-
聚焦高质量发展|辽宁: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
新华全媒+|防洪堤上的“夜行者”
-
成都二季度198个策划储备项目总投资近2500亿元
-
别跑空!8月5日起临时关闭
-
听枪太慢了!吴艳妮大运会过于求稳致惜败,曾因抢跑犯规遭网暴
-
与千人共同投入夏日热汗 周冠宇现身“夏日乐市”
-
高通(QCOM.US)与恩智浦(NXPI.US)等多家公司联合开发RISC-V架构
-
温氏股份:7月肉猪销售收入35.34亿元 同比增长3.3%
-
林世雄: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料明年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未开展“室温超导”相关研发!4天3板超导概念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
多主力现身龙虎榜,丽珠集团跌停(08-07)
-
吃自热火锅要需要注意什么 吃自热火锅要需要注意什么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