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时下正值高温酷热天气,但在陕西靖边县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的农田里,老百姓笑容满面、充满干劲,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农活当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得益于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旱改水”的良好做法。
“以前村小组全部都是旱地,产量特别低,收成全靠老天爷。今年村小组300亩土地改为水地后,玉米产量能比过去提升50%,现在庄稼长势越来越好,大家种地的积极性也高了起来。”墩洼村回村界队队长白生飞说道。
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有耕地3.6万余亩,去年以前仅有500亩水浇地,其余均为旱地,土质虽好,但由于地多水少无法灌溉,只能靠天吃饭。一直以来,干旱、缺水始终是该中心农民面临的最大难题,大片土地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经过中心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多方实地调研,听取当地党员群众的意见,决定整体推进“旱改水”项目。“旱改水”项目作为耕地提质增效的有利举措,在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效助推了全中心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望天收”的旱地,到旱涝保收的水地,一年多时间,白于山腹地1800多亩耕地换了“新颜”:滴灌设施铺进田间地头,旱地变成水浇地,天赐湾村1000亩山旱地实施“四位一体”补灌建设,城河村、墩洼村、椿树湾村800亩分别加装了滴灌,4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群众受益。利用滴灌技术可以种植多种作物,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作模式,而且由原来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低产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良田,不仅提升了耕地质量,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更能让广大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过上好光景。
“下一步,我中心将逐步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的目标,全面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做到藏粮于地,做大做强特色、绿色农副产品产业,把好的企业引进来与农户合作,真正发挥出好土地长出好粮食、好粮食卖出好价钱的优势,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天赐湾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马向东表示。
关键词:
相关文章
-
陕西靖边县天赐湾便民中心:“旱改水”改出农民好光景!
-
涿州最大的连锁超市全面营业啦
-
青岛:新家长城宽带未覆盖 用户遭遇退费难
-
云柜怎么取快递给别人(云柜怎么取快递)
-
瞄准无糖茶,伊利伊刻活泉布局现泡茶新品类
-
什么是多巴胺?让人疯狂种草的“多巴胺色彩”如何奏效?
-
活动预告丨奉贤区生态环境局2023年度“政府开放月·全国生态日”
-
广州国资入主孚能科技,或将加深汽车产业融合
-
安必平: 股东人数问题不属于规则规定的必须披露范畴
-
这个夏天,去敦煌当讲解员 “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
-
从黄牛票到“柱子票”“墙根票” ,演出市场“漏洞”为何层出不
-
我省下发通知防范应对近期强对流天气
-
“家门口”的便捷服务!宝山这个“远程办”智能机上线
-
万物互联正推动显示技术和产品快速更新迭代
-
小而精、精而快,庄行镇微型消防站守牢家门口的“安全圈”
-
科普|“解密”便秘
-
祖孙两代人怎么好好沟通?天山路街道的系列活动教你好办法
-
菲律宾官员:预计年底前开展美菲南海联合巡逻,仍有后勤问题未解
-
国铁济南局:管内受地震影响的京沪高铁等限速运行取消
-
现场特写:门头沟通信抢险纪实